我在民國種田的日子

第11章 發財了!

十公里土地的三維地質模型在意識中徐徐展開,精度堪比德國測繪局的等高線圖。

“融合成功”

“是否開啟地脈勘察功能?”

“是”

四組礦脈座標驟然高亮:

1號礦點:左側山體猶如鋼鐵動脈,赤鐵礦(38.6%)與磁鐵礦(22%)枝狀礦脈間,鈦鐵礦顆粒(0.5-2mm)如星子散落,恰合貝塞麥轉爐耐火層規格。

2號溶洞:鷹首巖腹腔內巨洞長達412米,短軸83米,穹頂挑高27米,容積230萬立方米的天然倉儲,堪比五個太原火藥庫總和。

3號溶洞群:太行山底暗藏2300萬立方腔體,鐘乳石年增生0.13毫米的韻律,與石灰岩滲水速率完美契合。

4號礦床:北坡露天煤田如黑金地毯,18米淺層儲量有4500萬噸;旁邊還有一座石灰岩CaO含量52.4%,煅燒後正合漢陽水泥廠標號;混合的石膏陶土層中3.7%的伊利石黏土,在意識中已燒製成無線電絕緣瓷。

“是否開啟水脈勘察功能?”

“是”

地下脈絡化作透明血管:村井冰層下裂隙水僅能撐至驚蟄,寨門東側山體雙重水脈如糾纏的琴絃——淺層孔隙水(8.4米深,0.3m³/s)可滋養農田,中層裂隙水(22米,0.1m³/s)鍶元素含量已達最高礦泉水認證標準。

太行溶洞底暗河奔湧,每秒1.2立方米的流量直指府城,恰似大地輸送的天然渠網。

“是否開啟天氣預測功能?”

“是”

林硯仰頭呵出一團白霧,水汽在-12℃的空氣裡凝成冰晶,折射出虹彩光暈。

空氣化為資料流同步解析:大氣壓752毫米汞柱,相對溼度48%。

未來15天,晴,無風雪,宜開山修路、宜遠行商隊。

“是否開啟五穀豐登功能?”

”是“

農田凍土在他眼中剖開縱切面:表層15厘米為砂質壤土,pH值7.3,含氮量0.09%;中層至1.2米處黏土佔比升至62%,鉀元素富集區呈現樹根狀分佈。

田鼠巢穴記憶體儲的棉籽發芽率被精準測算:3.2%的種子能在開春存活,恰好維持生態平衡。

“是否開啟野獸親和功能”

“是”

虎子家的看門狗黑虎突然衝出院落,卻在距林硯三步處收爪伏地,喉間發出幼犬般的嗚咽。

腦中閃過提示:動物交感神經興奮度降低72%,與“野獸親和“特性吻合。

田壟邊的獾洞被積雪掩住洞口,但洞口冰晶的昇華速率暴露了內部溫度——5.2度,足夠讓三隻成年獾安全冬眠。

狗獾的心率降至每分鐘6次,體脂消耗速率與洞穴溫度呈線性相關。

鷹首巖頂的海東青振翅掠過,翼尖冰晶折射出七彩光斑。

林硯瞳孔驟縮,飛羽的每一次顫動都在更新風速引數。

當猛禽撲向巖縫野兔時,彈道軌跡被自動解析為拋物線方程。

林硯搓著凍紅的指節輕笑,十公里山河已在顱中鑄成精密模組,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,屬於種田者的全知視角。

發財了!

看到林硯閉著眼睛,呆呆坐在椅子上不說話。

“硯哥兒咋蔫啦?“七太公的菸袋鍋在門檻上咚咚敲。

“餓了,想吃肉了。”

眾人大笑,5歲的小孩,你能說他什麼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