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村民們將林硯上升為他們的寶貝,那些已經與林硯氣運合併的,甚至穩穩成為他的信徒。
後果呢?林硯今天本來想賴床的,卻在清晨被爺爺提溜起來的,原因是爺爺一大早吃了山西有名的老陳醋。
“我孫子有好的染布配方,我竟不知道,還是村民來通知我的。”說這話時,爺爺滿是傷心欲絕的表情,好像林硯做了對不起列祖列宗的壞事。
“對,就是這小子對不我!”林廣福心裡想。
旁邊還有一個看熱鬧的奶奶。
可林硯明明從他的眼神中看出開心、滿意的情感。
好吧,林硯不想理這兩個頑皮的老小孩。
去書房寫了一張草綠色的套染配方,給了爺爺。
這是1943年的軍服染色工藝,前世從紀念館看來的。
在這個年代,市面上的供應的布大部分是藍色、黑、白、灰,草綠色這種天然適合做軍服的顏色,一定會吸引一些人的眼光。
且相對現在的布品,這個配方做出來的布更耐摩擦、耐洗,質量槓槓的。
做得好了,不僅能解決村民收入的問題,還能成為軍方的供應商。
不理爺爺怎麼安排,林硯趕緊跑路,解鎖棋盤最重要。
“今天找誰來對決?”
“蒙學?”,對,就他了,小學生最好騙了。
今天林家村蒙學的學生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,硯哥兒這會兒站在學堂門口,要進學堂的每個學生都會被他拉到旁邊講悄悄話,還會比劃手,感覺蠻神秘的。
對這些學生來說,林硯是族長的孫子,如今還成家裡父母口中不能若的人,否則屁股不保。
所以沒有一個學生想炸刺。
林硯:“我教你猜拳的遊戲吧?”
學生甲:“好啊”
林硯:“握緊拳頭時是石頭;伸出食指與中指,是剪刀;五指張開,掌心向前是布。石頭砸壞剪刀石頭贏,剪刀剪開布剪刀贏,布包裹石頭布贏,雙方出相同手勢平局。”
“學會了嗎?”
“我們試三局,一局定輸贏。”
“你先出”
“第一局剪刀剪開布,是我贏”
“第二局石頭砸壞剪刀,是我贏”
“第三局布包裹石頭,也是我贏”
“會玩了嗎?”
“會”
“真棒,再見。”
可憐的甲不知道,他已經被林硯繫結陣營,一輩子不能改變。
同法,林硯拿到27個人頭,他的陣營已積累80人。
心滿意足,轉身準備走出學堂,剛跨出門檻,迎面撞見孫秀才立在老槐樹下,笑笑眯眯地看著他。
“孫叔”林硯一本正經行禮。
老秀才的藍布衫洗得泛白,鏡片後的眼睛彎成縫:“硯哥兒這又折騰什麼新戲法?”。
“孫叔,我在教大家一種新的競技方式,可以給大家在課餘時間練練腦子。可好玩了,孫叔你要學嗎?”
“額,我也能學?也好,大清朝都沒了,也沒法考舉人。最近我感覺自己腦子不動都快生鏽了,正好學學你這個遊戲,練練腦子。”孫秀才假裝恍然大悟的樣子。
孫秀才,原名孫守拙,今年38,本是晉城下面孫家圩人。當年19歲就考中秀才,在當地頗有名氣。
25歲那年赴太原鄉試,沒中。
回鄉時卻發現孫家圩突遭山洪,全圩無人生還。
之後又發生了一些事,在窮困潦倒時遇到來晉城買棉花的林永年,得林永年救助。
因無處可去,便來林家村當蒙學教習,並潛心研究河道治理。這些年他對青龍澗研究得比較透,但限於村裡的條件,他沒有對外宣傳。
林硯身為林永年的嫡長子,他一直在關注,對於林硯最近的所作所為還是比較認可。
因此對林硯來學堂“胡作非為”,他是可以包容的。
最後,林硯又學了一個水利工程技能,及陣營數量升到81。
大豐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