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民國種田的日子

第327章 團圓年

臘月三十,暮色四合,林家新居那寬敞明亮的堂屋裡,暖意融融,燈火通明。

這是他們搬入這棟粉牆黛瓦、帶著小小庭院的新房後,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圓年。

巨大的圓桌上,鋪著蘇婉貞特意從晉興銀行庫房找出的、繡著纏枝蓮紋的錦緞桌布。

桌上琳琅滿目,熱氣蒸騰,濃郁的香氣交織在一起,勾動著味蕾,也瀰漫著家的溫暖與富足。

菜餚是豐盛的,更是有新意的。

正中央,是一隻碩大的粗陶砂鍋,裡面燉著金黃油亮的整雞,湯汁濃郁,浮著翠綠的蔥花和幾顆飽滿的幹香菇——這是來自自家雞舍的年雞。

旁邊是一大海碗色澤紅亮、顫巍巍的五花紅燒肉,肉塊方方正正,肥瘦相間,濃郁的醬香直往鼻子裡鑽。

一大盤晶瑩剔透、皮凍飽滿的醬豬蹄和豬耳朵拼盤,是下酒的絕配。

清蒸的濁漳河大鯉魚(象徵年年有餘)擺在另一側,魚身上鋪著細細的薑絲蔥絲,淋著亮晶晶的醬油香油。

還有林硯奶奶陳素秋親手做的、拿手的晉南過油肉,肉片滑嫩,木耳脆爽,蒜苗碧綠,香氣撲鼻。

除了這些傳統硬菜,桌上還點綴著幾樣領航者工業區帶來的新味道:

一盤炸得金黃酥脆、印著小小福字的奶油餅乾,散發著誘人的奶香;一小碟裹著晶瑩糖霜、紅綠相間的水果硬糖(用玻璃紙精巧包裝,是染布廠試製的副產品),引得阿滿頻頻偷瞄;還有一碟色澤油亮、鹹香適口的五香豆乾,是新建的豆製品車間出品。

“開飯嘍!”奶奶陳素秋笑著端上最後一盤熱氣騰騰的白麵餃子,餃子皮薄餡大,鼓鼓囊囊,像一個個小元寶。

林永年看著滿桌佳餚和圍坐的家人,臉上是卸下公務繁忙後的輕鬆與滿足。他特意開了一罈晉興紅——這是晉興銀行成立時,蘇婉貞用後山溫泉谷中的野葡萄試釀的果酒,色澤紫紅,帶著獨特的果香。

“爹,娘,婉貞,硯兒,阿滿,”林永年端起粗瓷酒杯,裡面是清冽的汾酒(給長輩和自己),又給蘇婉貞和林硯倒了淺淺的果酒,阿滿面前是一小碗甜米湯,“咱們林家,今年算是真正在新家紮根了!這杯酒,敬老天爺明年風調雨順,敬咱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,敬咱們腳下的長治,來年更興旺!”

他的話語樸實,卻飽含著最深切的祈願和對未來的信心。

“好!興旺!”爺爺林廣福樂和和地端起酒杯,抿了一口,臉上皺紋都舒展開來,“這新房子亮堂,這年飯豐盛,比過去地主老財家也不差!託孩子們的福!”

蘇婉貞也舉杯,眼波溫柔地掃過丈夫、兒女和公婆:“爹孃說得是。咱們家,咱們長治,往後只會越來越好。敬團圓,敬平安。”她輕啜一口果酒,甘甜微澀的滋味在舌尖化開。

“敬團圓!敬平安!”林硯端起果酒,鄭重地重複著母親的話,清澈的目光掃過每一位至親。

三歲的阿滿也學著哥哥的樣子,舉起她的小碗,奶聲奶氣地喊:“敬…敬團團圓圓!”逗得大家開懷大笑。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