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ICQ的體積優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力,而他的CC雖然功能豐富。
但體積過大,無疑會成為使用者選擇的障礙,甚至可以說目前的CC版本並不適合這個時代。
可是已經習慣2025年UI介面的陳天,根本無法接受,現在這個時代粗糙的馬賽克風格UI。
所以UI介面清晰度和時尚簡約畫風,陳天不準備砍,這可以當做CC的特色。
他甚至可以想象的到,CC釋出後,使用者一對比兩款社交軟體,最直觀的UI介面。
就會發現,CC就像未來的高科技產品,而OICQ就像落後時代,土掉渣的糟粕。
如果沒有同款國內社交軟體競品選擇,就像前世那樣,使用者也不會覺得OICQ介面有什麼不對,因為大家現在都這樣。
可是現在有了對比,使用者才不會管,騰訊為了OICQ能適應國內網路速度、硬體水平,做了多大的軟體最佳化和努力。
只會覺得騰訊實力不行,不然人家CC為什麼UI畫面這麼精美,你就不行?
不要覺得網路鄙視鏈是後世才有的,其實從國內使用者開始接觸網際網路,就自然形成了各種鄙視鏈。
如果OICQ被打上老土、落伍的標籤,那麼所有還在使用OICQ的使用者,都將遭到大家鄙視。
這種程度的AOE無差別打擊,足夠摧毀任何一個網際網路公司,畢竟網際網路公司就是年輕化、高科技、創新的代名詞。
你一個落伍的東西,那誰用誰就是土鱉。
既然不準備砍畫面,那就只能在程式碼上繼續下功夫。
“必須最佳化程式碼,減少體積。”陳天自言自語道。
他迅速開啟CC的原始碼,開始仔細檢查每一行程式碼。
他知道,最佳化程式碼不僅僅是減少行數,更重要的是提高程式碼的效率和可維護性。
經過兩個小時的仔細觀察,陳天終於找到了一些可以最佳化的地方。
他刪除了冗餘的程式碼,最佳化了演算法,甚至重新設計了部分UI介面。
經過一番努力,CC的體積從10M減少到了9M。
“還差得遠。”陳天低聲自語,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。
他知道,9M的體積雖然比之前小了一些,但相比OICQ的220KB,仍然有巨大的差距。
他決定繼續深入最佳化,接下來的幾個小時,陳天幾乎把自己關在房間裡,不停地修改程式碼。
他嘗試了各種壓縮演算法,甚至重新編寫了部分核心模組。
每減少一點體積,他都會感到一絲成就感,但隨之而來的又是更大的壓力。
他知道,自己必須在不砍功能、不降低UI質量的前提下,將CC的體積壓縮到一個更合理的範圍。
隨著CC的體積逐漸縮小,陳天對騰訊團隊的欽佩和眼饞也越來越強烈。
OICQ只有220KB的體積,僅僅是一張稍微清晰點的圖片大小,就能實現所有的社交軟體功能。
這種極致的最佳化能力,讓他不禁感嘆:“不愧是pony的團隊。”
陳天揉了揉酸澀的眼睛,感到一陣疲憊襲來。
他知道,自己已經接近極限了。
再往下壓縮,可能會影響軟體的穩定性和功能。
他停下手中的工作,靠在椅背上,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:“如果能將騰訊的團隊挖過來,那CC的未來豈不是一片光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