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不知道,陳天正在下一盤更大的棋。
在這個時代,能夠抵禦短期誘惑、堅守長期主義的,才是真正的棋手。
但陳天理解同行被逼無奈的選擇,他不會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他們。
那些被廣告綁架的網際網路公司,不清楚亂接廣告不僅會影響公司形象,還會影響使用者體驗甚至反感嗎?
當然知道,但他們更知道,公司沒了這唯一的收入來源,很多創業公司連下個月的伺服器租金都付不起。
當生存都成問題時,誰還在乎使用者體驗?如果可以站著賺錢,誰願意跪著求生?
又有誰願意躺在那裡張開雙腿任人蹂躪呢?
陳天深知創業初期的艱辛,他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幹子弟,而是從泥濘的大山裡一步步走到現在的農村孩子。
橙天科技之所以能挺直腰板,不僅靠早期網咖業務的輸血,更因為陳天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更難走的路。
用產品價值創造商業價值,現在,他既贏得了使用者口碑,又獲得了豐厚回報。
這種良性迴圈,是那些公司眼饞卻又可望不可及的商業真諦。
喻婉瑤並不知道自己隨口一句話,已在陳天腦海中掀起一場思維風暴,湖風拂動她的髮絲,她安靜注視著陳天陷入沉思的側臉。
陳天的思緒重新聚焦在網路新媒體上。
他意識到,橙天科技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發聲的渠道。
入口網站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,如同撥開雲霧見月明。
目前橙天只有產品和使用者,卻缺少傳遞價值觀的媒介。
入口網站的建立將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,它不僅是常規化的宣傳陣地,更能透過優質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使用者認知。
它既是展示公司形象的視窗,也是應對市場競爭對手的戰略武器。
但這項新業務與橙天以往的產品邏輯截然不同。
過去的產品如同搭建舞臺,使用者才是臺上的主角,自由交流、創造內容。
而入口網站卻需要橙天自己粉墨登場,成為持續輸出專業內容的表演者。
雖然可以憑藉CC的海量使用者對入口網站進行初期導流,但最終決定成敗的,永遠是網站內容的深度與品質。
這個問題若不解決,就會重蹈前世騰訊的覆轍,門戶起步太晚,內容單薄,導致始終無法與新浪、搜狐、網易這些先行者抗衡。
陳天現在面臨的困境與當年的騰訊如出一轍,但他擁有一個關鍵優勢:時間。
騰訊直到2003年才倉促入場,那時入口網站市場早已被瓜分殆盡。
即便後來騰訊使出慣用的“流量轟炸”戰術不斷給騰訊網推流,也收效甚微。
在這個內容為王的領域,沒有優質內容一切都是空談。
而內容......
想到這裡,陳天忽然有了些想法,轉頭看向喻婉瑤:“你剛才說的表妹,是在哪家報社工作?”
“《電腦報》。怎麼,陳總改變主意了?”喻婉瑤眨了眨眼。
見陳天還是搖頭,她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,嬌嗔道:“那您打聽我表妹做什麼?該不會...”
她故意拖長聲調:“雖然我表妹眼光高,但以陳總的條件,倒也不是沒機會。”
“我想和她們報社合作。”陳天忍俊不禁,覺得她氣鼓鼓的樣子格外生動。
“你表妹能幫忙引薦一下主編嗎?”
“具體是什麼合作?”喻婉瑤下意識追問,說罷又連忙補充道:“我得讓表妹跟主編說清楚合作意向才好安排見面。”
“幫我問問他們,有沒有興趣把往期期刊內容數字化,搬到網上。”
他記得很清楚,今年三月《電腦報》剛發行了《1998合訂本配套光碟》。
為了摸清這個年代國內計算機發展的真實水平,陳天還特意託人買了一套研究。
即便擁有前世記憶,那些被時光模糊的細節仍需要重新確認。
更關鍵的是,《電腦報》在業內的地位舉足輕重。
不僅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科技類報刊,更擁有80%大專以上學歷的高質量讀者群。
首任主編邱玉輝教授在學術界的地位更是令人矚目,這位人工智慧領域的泰斗,背後牽動著整個國內計算機學界的人脈網路。
若能借這次合作搭上這條線......
陳天的眼神漸漸深邃,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無數種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