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樓霸業:遼東陣斬奴兒哈赤開始

第26章 寧國府後繼之人

“上皇,聖上。肅毅侯年少俊才,忠貞體國,智略無雙。這般少年郎君實乃蒼天賜予聖上的霍驃騎,若說他尚無資格承襲寧國府,只怕世間再無他人!”

“況且寧國府乃是大乾開基之時,太祖御筆親封。更有‘嗣裔綿延承厚澤,至今黔首仰寧榮’之讚譽。倘若教那紈絝子弟承繼寧國府爵位,恐有傷朝廷體面啊!”

“如今肅毅侯威震三軍,立下蓋世奇功。昔日那賈母史太君更是力主讓他承繼入嗣寧國府嫡脈,如今我看可順水推舟,讓他承襲寧國府,方是名正言順之選。”

“老臣遍觀賈氏族人,無人能及肅毅侯!”

沈丞言辭間盡顯“公正無私”,彷彿全然是為寧國府、為朝廷考量。

可太上皇與雍和帝皆心如明鏡,這分明是在給賈家設局!

如今雍和帝金口玉言封賈珏為三等侯爵,還道賈珏是他的霍驃騎。

這便足以表明賈珏身份今非昔比,已然入了雍和帝的眼。

沈丞身為中元派系之首,豈會坐視不管。

公然打壓顯然不可,沒見太上皇與雍和帝皆目光灼灼,欲趁勢而為麼?!

故而只能捧!

把賈珏捧得高高的,方能讓他摔得重重的!

沈丞雖說不在意被人指責恃強凌弱,可實際上也不太樂意出頭露面,畢竟傳出去名聲不好聽。

然而沒轍!

元平一脈遠無開國一脈齊心,不少人正盼著他垮臺呢!

他務必時刻穩固自身權勢,在每一個關鍵節點挺身而出。

當下便是如此!

賈珏如今已然與往昔的賈代善相仿,驍勇善戰,且是智勇兼備之輩。

賈家,斷斷不能再出個出類拔萃的人物了!

把賈珏調回京承襲寧國府,不僅能讓他失去在邊關繼續建功立業的契機,還能憑藉後續一連串謀劃讓皇室再度打壓賈家!

一個榮府庶子的肅毅侯,且與賈珍賈蓉父子,甚至是王家有嫌隙的肅毅侯,或許能得到皇帝重用。

可要是接掌了寧國府,承繼了寧國府一脈福澤,能征善戰又頗具賈代善風範的肅毅侯呢?!

皇室會任由此人繼續崛起,像賈代善一般在軍中威望無兩嗎?

這便是沈丞,向來都是誅心之舉!

不過開國一脈這邊也並非沒有智識之士,在殿中一片寂靜之時,史鼐跨步而出,滿臉憤懣,瞧上去惱怒至極。

“上皇,聖上,臣倒覺得靖國公這話大錯特錯!正因為肅毅侯年紀尚幼,才難以勝任寧國府這般重任。”

“況且肅毅侯無論如何也是那一等神威將軍賈赦之子,生父健在,若是就此過繼到寧國府,豈不荒唐?”

“其次,肅毅侯既有這般驍勇善戰之姿,又心懷赤誠、忠君愛國,這般良將理應在邊關為陛下披荊斬棘、拓土開疆,鑄就千秋偉業!”

“有人滿心惶恐,生怕手中權勢旁落,在此明裡誇讚、暗裡貶損,實在是卑劣至極!懇請上皇與陛下明察秋毫,切莫被小人的離間之計所矇蔽!”

還不待元平一脈那邊出言反駁,那定城侯之孫,世襲二等男兼京營遊擊的謝鯨也站了出來,大聲稟道:

“上皇,陛下,這靖國公分明就是在挑撥是非呢!萬萬不可輕信於他!”

王子騰、史鼐史鼎兄弟以及謝鯨、牛繼宗等人,皆是開國一脈中頭腦清醒之輩。

特別是如今領軍出征的牛繼宗,瞧著大大咧咧、不拘小節,實則心思縝密、粗中有細。

如果是牛繼宗聽聞此言,以他的性子,怕是要直接出言不遜,直言“老匹夫”了。

他如今可是正兒八經的一等伯,雖說只是一等伯,可先前奉命出征的京營之中的三千營,如今就在他麾下掌管。

他們幾人起初並不願賈珏太過張揚,當年賈代善帶頭削弱開國一脈軍權,其中緣由他們皆心知肚明。

可如今賈珏又立大功,直接晉封為侯爺!

這情形已無法再壓制,只能順勢抬舉了。

但如何抬舉,卻也得講究策略方法!

倘若賈珏繼承了寧國府,開國一脈這邊不僅少了一位侯爺,還極有可能招來他人算計,被皇室猜忌。

若是獨立開府,雖說賈珏受關注的程度不會降低,卻能免去諸多麻煩。

最為關鍵的是,他們需要賈珏充當一座橋樑,為新帝與開國一脈牽線搭橋。

畢竟當下開國一脈只能以太上皇舊臣的身份行事,根本不敢有其他非分之想。

就在元平一脈這邊還想繼續爭辯之時,兵部尚書康懷眉頭緊皺,沉聲說道:

“行了!眼下並非爭論這些瑣事的時候!上皇,陛下,臣以為當務之急,應先商議出兵之事!邊關那近百萬大軍,不僅要考量出擊所耗費的糧草,還得揣摩蒙元的心思!”

“蒙元此次逼關雖未大規模攻城,但也絕不會眼睜睜看著滿金被大乾所滅。所以與蒙元談判勢在必行,怎麼談、談些什麼,今日務必定奪!”

“再者便是那些滿金餘孽,譬如黃臺吉,多爾袞,阿濟格等皇族子弟之間,是否會爭奪汗位而兄弟鬩牆,又是否會穩住大局,相互勾結合兵一處?!這些皆需考量。”

“此刻真可謂分秒必爭,臣只覺一日光陰恨不能掰作十日來用!卻還在這朝堂之上,糾纏於這些蠅營狗苟之事,臣實在羞與這等人為伍!”

這一番話,說得滿朝文武皆面露尷尬之色,不過倒也沒人覺得意外。

這康浩出身低微世家,全憑自身雷霆手段一路攀升至此。

他為人最是剛直不阿,連太上皇與雍和帝都曾被他直言頂撞過。

不少人皆言,他實不該待在兵部,而應去都察院任職……

太上皇與雍和帝聽聞此言,不約而同地垂下眼瞼,看向康浩,那神情動作竟如出一轍。

雍和帝眼角餘光瞥見太上皇微微頷首,便朗聲道:

“朕已傳口諭,著肅毅侯賈珏即刻率營返京,如有必要可讓他自行決定是否過繼賈敬名下。如若否決,也不礙他承襲寧國府爵位,肩負兩府榮耀傳承之重任。並委任其為京營節度使,統轄京師三大營!”

此言一出,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。

靖國公沈丞更是面色鐵青,而開國一脈這邊則是歡欣鼓舞!

雍和帝事先並未與太上皇通氣,但他也料到,太上皇在來朝堂的路上,必有人將此處情形稟報於他。

既然太上皇已將賈家寧國府繼承人的抉擇之權交予他,方才又點頭示意。

那便意味著太上皇有意向他傾斜權力,且似有扶持賈家之意?!

正好他也想借此機會,將自己身上的麻煩甩脫!

讓賈珏執掌寧國府,擔任京營節度使,身兼肅毅侯、寧國府兩脈重任,既能彰顯他對賈家的器重,又能安撫開國一脈!

他此舉究竟有何深意?

便是開國勳貴那一脈!

此刻他分明是在向開國勳貴們表明自己的態度,好為日後將他們收歸麾下埋下伏筆!

這也正是為何立下如此大功卻僅封了個三等候的緣故,賈珏年紀尚幼,未來還有漫長的歲月。

倘若此刻便封他為一等侯,那無異於公然宣告眾人,日後賈珏將不會再受重用。

畢竟自太上皇穩坐龍椅、開創盛世之後,大乾便再未冊封過國公之爵。

無論是他還是太上皇,當下所能接受的最高爵位便是一等侯。

他需要賈珏充當橋樑紐帶,是以日後自會給予賈珏一些實實在在的機會。

尤其是瞧見太上皇毫無異議之時,雍和帝心中愈發欣喜!

這表明太上皇並無反對之意!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