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明政權提前粉墨登場,韃靼的鐵騎即將長驅直入中原,勢如破竹,明朝也將步宋朝的後塵。
然而,原本那山河破碎、神州陸沉的悲慘局面,卻被大乾的開國皇帝一舉扭轉!
宛如天降神兵的大乾太祖帶領民間義軍,收編潰散的官軍,在北方被敵軍佔領的區域頑強抵抗,後來被南明朝廷招安,經過數年征戰,一度將韃靼驅逐出境,收復了舊山河。
因功高震主,被封為都督中外諸軍事,持節,假黃鉞,錄尚書事,開府儀同三司,再賜劍履上殿,入朝不趨,贊拜不名。
繼而加九錫之禮,進封乾元王爵,終受南明帝禪位,登基稱帝,開創大乾王朝。
這位以聖武為年號的開國太祖,一生征戰沙場,又自封東風天王,矢志盪滌胡塵、復興漢室。
然而當賈珏聽聞他竟將隨自己征戰數十載、戰功赫赫的隨身寶劍喚作邱小姐時,雖令世人費解,但作為同世穿越者,他稍一思索便恍然大悟,不禁莞爾。
這絕非尋常巧合,縱不能斷言,卻也八九不離十。
他屢次親率大軍北伐韃靼與遼東各部,怎奈邊塞苦寒、征途艱險,加之太祖舊疾未愈又添新創,諸症併發之下,在位僅十載便駕崩了。
隨後太宗承繼大統,這位皇帝亦是雄才大略、英武過人,每隔數年便要親征塞外,誓要根除北方邊患。
在位十餘載後龍御歸天,享年六十一歲,也算得享天年。
雖說大乾立國不過百餘年,如今卻已亂象頻生,箇中緣由錯綜複雜,最要緊的便是兩宮垂簾!
自太宗之後,便是當今太上皇在位。
他執掌江山五十餘載,後因諸般緣由傳位於今上。
誰料他雖明面上退居二線,卻始終難捨皇權,憑藉數十年經營朝堂的根基,屢屢干預朝政。
兩派勢力明爭暗鬥不休,不過數年光景,便令大乾國運漸衰,朝堂風雲變幻,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......
不過這些暫且都與賈珏無涉,他眼下最要緊的,是如何設法出府從軍。
其實此事不難,他若說要讀書進取,王夫人定然不許;可若提出參軍報國,她怕是求之不得呢。
如今世人皆曉,當下大乾可謂憂患交織,內亂頻仍,各地揭竿而起者不計其數,與此同時,遼東女真、東南倭寇、北方蒙古等皆成肘腋之患,倘若聽之任之,必將逐步動搖大乾根基!
特別是遼東之地,如今後金女真已有成為大乾心腹巨患之勢,聽聞前幾日又興兵來犯,關寧錦防線危在旦夕。
此時去投軍,幾乎等同於十死無生。
故而若自己決意參軍,說不定王夫人還會在旁推波助瀾呢!
畢竟如今的王子騰已被擢升為京營統領,雖說在邊軍裡影響力欠佳,但在軍中卻有不少故交好友,王夫人若存了歹心,那簡直易如反掌。
比如刻意給賈珏安排最為兇險的作戰差事,如此一來,還怕他不能命喪沙場?
賈珏左思右想之後,當下便毫不猶豫地邁出房門,打算去找自己那位名義上的父親賈赦。
“公子,您的燒退了些嗎?”
剛跨出房門,賈赦的丫鬟秋桐便急忙迎上前來詢問。
說起來賈珏著實命苦,雖是妾室所生的庶子,但不管怎麼說,他也是大房的小兒子啊,即便這些年與賈璉、賈琮幾乎毫無兄弟情分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