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等待天亮入關的時間裡,錢伯鈞一直沒睡著,想了好久,決定還得為梁旅長做些事情。
起身叫來電報員和張富貴,自己口述,草擬了三封電報。
兩封密電,第一封發給雁門關的守軍,表明身份,申請入關;
第二封發給第二戰區司令部,詳述了茹越口戰役的始末,一方面為了報功,另一方面為了推動入關和整編。
這兩封密電都是以第六集團軍34軍203旅的名義發的。
畢竟,好多人不知道錢伯鈞是誰,而他也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錢伯鈞是誰。
第三封電報,是一封明碼通電---以已故梁旅長個人名義發向黃河上下,大江南北:
------
三晉子弟梁鑑堂,字敬齋,保定軍校炮科肆業,民國十三年投筆從戎,隨閻公百川轉戰南北。
今晨寅時三刻,殘軀已入回光,特借電臺明志!
自七月七日倭寇釁起,鑑堂見聞日軍在晉北暴行:隍廟內孕婦剖腹懸樑,靈石古道邊三百老幼填井,千年古寺焚經毀佛。
八月初三,倭寇鐵蹄踏破祖宅,祖墳碑碣盡碎於戰車履帶之下。
彼時鑑堂指天立誓,必教倭奴血染三晉黃土!
九月廿七至今日清晨,倭寇混成第十五、第二旅團合兵一萬二千,攜各式重炮五十餘門,攜裝甲車、飛機之威犯我茹越口。
我203旅並71師358團一營八千子弟,據茹越口天險死守。
八晝夜來,敵以硫磺彈焚山七次,以毒氣彈襲陣九回,以戰車叢集衝鋒二十一輪。
我部官兵浴血奮戰,於焦土中七失陣地七奪之,於血雨中四度斷糧,於毒煙內三破日軍聯隊。
至十月五日寅時,斃敵大佐以下二千一百餘眾,我八千子弟,現存者不足三千。
此戰雖折我三晉健兒五千,然寸土未失,寸志未墮!
告倭酋書:汝等須知,太行山的岩石可碎不可彎,黃河的怒濤可竭不可逆!
昨夜敵寇以重炮襲我傷兵營,敬齋不幸,身受重創,命不久矣。
今以殘軀立誓:凡寇我三晉之地者,必叫爾等:
膏血沃我高粱地,
屍骸肥我老槐樹,
亡魂鎮我娘子關!
告全國同胞:
燕趙慷慨之士,當礪戈於長城;
巴蜀熱血男兒,請飲馬於江漢;
八桂忠勇子弟,須擎旗於崑崙。
今山西猶在,晉綏軍未亡!
敬齋雖死,魂化雁門關上一抔土,亦當見:青天白日覆神州,倭酋授首祭軒轅,三晉父老唱凱旋!
抗戰必勝!晉綏軍必勝!三晉人民必勝!中華民族必勝!
梁敬齋絕筆
民國二十六年十月五日卯時於血火陣地
------
電文發出七分鐘後,日軍無線電監聽到太原、延安、南京三地同時出現,相同波段轉發。
錢伯鈞心裡有一定預期,報文發出後,肯定會鬧出一定動靜,卻沒想到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。
一時間,中華大地,群情激憤,電波縱橫!
------
重慶·沙坪壩電報局
(10月5日辰時初刻)
「渝字密電第471號---
川江號子應和黃河怒濤:
抗戰到底,始終不渝。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,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!
(附:九口青銅鐘自沉夔門,鳴響時即我川軍出峽之期)」
長沙·天心閣電訊站
(10月5日辰時三刻)
「湘水密碼·血字第七頻段---
南嶽七十二峰垂淚收梁公忠骸,八百洞庭帆影盡掛縞素:
若要中華果亡,除非湖南人盡死!
(注:電文摩斯碼節奏暗合汨羅江龍舟鼓點)」
西安·鐘樓地下報房
(10月5日巳時正)
「秦腔聲波加密電---
潼關烽燧燃狼煙三十里,老腔藝人撕裂《兩狼山》戲本: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