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袁!拍攝好了?”
關大江走進國宴廳,見到幾人已經在休息區落座,朝袁聰問道。
“拍好了!”
袁聰笑著點點頭。
“那正好,後廚也準備好了!”
關大江揉一下袁囡囡的小腦袋,笑著說道:“咱家小囡囡也餓了吧!”
袁囡囡摸摸餓扁的小肚子,乖巧的點頭。
現在已經到中午,小孩子消化能力很強,加上早上吃的粥,小肚子中早就空空如也。
“伯伯這就讓人上菜,可不能餓到小囡囡!”關大江笑著衝旁邊服務員示意。
既然都弄,當然不會只給袁聰單獨弄一份,包括李志明在內,關大江全都準備一份。
所有菜式,都是按照國宴選單來的。
李志明面露出期待。
不過,他等拍完影片才能吃。
袁聰在圓桌旁落座時,禮賓依次擺放上餐具。
國宴餐具擺放,也是有講究。
都是隱含細節在其中,筷子朝向、湯匙的擺放角度,每一處的擺放都是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待客之道,透著對賓客的敬重。
袁聰不止是想給粉絲們掀開國宴的神秘面紗,更重要的是想傳播美食文化。
探店國宴,不止是一場美食展示,更是袁聰想對粉絲的一次文化薰陶。
中餐禮儀,文化習俗!
也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。
李志明熟練的當捧哏,詢問餐具的擺放,袁聰用自己的理解,面對著鏡頭進行解說。
李志明和袁聰配合很默契。
像這種拍攝,都是一遍直接過。
袁囡囡坐在爸爸側邊,閃著圓溜的大眼睛好奇看著桌面上做工精細的餐具,小手指還按捺不住順著桌布上的紋路進行描繪。
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、盤、碗、碟、筷、匙六種。
國宴上餐具,也不普通,和送給重要國賓的國禮瓷一樣,都是由大師進行設計的。
服務員很快就上菜。
國宴上菜的順序,就是傳統飲食文化中招待客人的上菜順序:先冷盤,後熱菜,最後以甜食或者水果收尾。
關大江今天所準備的,是最為經典的國宴菜式:迎賓冷菜盤、全湯魚翅燴四寶、京蔥燒遼參、幹㸆大明蝦、口蘑扒時疏、紅燒獅子頭、時鮮水果盤。
最先上的,是迎賓冷盤。
九龍戲珠穹頂蓋一掀開,紅黃綠橘幾種色彩食材搭配的冷盤菜,靜靜躺在白釉映乾坤瓷盤中,立即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。
隨之而來的,還有淡淡的香味。
冷盤由蔥油蝦仁、陳年黃酒鮑魚、煙燻三文魚、西藍花和口蘑組成,主要是開胃為主。
袁聰拿起筷子,夾起蔥油蝦仁,跟著透明的系統面板隨之彈出來。
【名稱:迎賓冷盤菜】
【品質:78分】
【介紹:由特級廚師程明寶所做,蝦仁選用太湖白蝦飛汆加蔥油涼拌,鮑魚選用渤海皺紋盤鮑以陳年黃酒乾燒處理,三文魚選魚腩用蘋果木煙燻而成,三者配以當季口蘑和西藍花組成,不足之處...】
掃一眼面板,袁聰將蝦仁放入口中品嚐,並對著鏡頭進行講解...
程明寶,他有印象。
這是關大江的得意弟子。
年紀比他還大一些,可這個年齡擁有這樣的技藝,在業界內天賦也是屬於頂尖。
稍微咀嚼一下蝦仁,袁聰微微點頭,然後進行介紹:“蝦仁,應該是採用太湖白蝦,汆水後放了點蔥油拌一下,蔥香濃郁蝦仁鮮甜...”
蝦仁入口Q彈爽口鮮甜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