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真的只求一死啊

第41章 眼中釘,肉中刺

楊帆心中腹誹,他感嘆自己的計劃落空,正灰心喪氣,忽然感覺到一個陰冷的目光。

李善長?李善長的注視稍縱即逝,淮西勳貴徹底地盯上楊帆了!

韓國公府。

胡惟庸來的時候,李善長正在書房,揮毫潑墨。

“拜見恩師!”

胡惟庸在李善長面前,一向恭敬,禮數周到。

李善長朝胡惟庸招招手,“來,看看老夫的字如何?”

此時的胡惟庸哪有心思看字?不過他還是讚了一聲,道:“恩師的字蒼勁有力,猶如雪中的蒼松翠柏,遺世獨立!”

但話鋒一轉:“不過恩師,今日朝堂上楊帆的所作所為您看到了,他與我淮西人天生不對付!毆打鄭國公在前,慫恿聖上殺德慶侯在後,此人留不得啊!”

李善長停下了筆,竟幽幽地笑了:“惟庸啊,楊帆此子是個瘋子,撕咬我淮西勳貴,亦撕咬浙東的文人,他就是一條瘋狗!”

胡惟庸微微一怔,沒明白李善長的意思。

李善長繼續道:“他今天在朝堂上怒斥常茂、李勝,咆哮奉天殿,上位是怎麼對待他的?不賞!不罰!這說明什麼?他做的事情,就是上位心裡想要做的事!”

胡惟庸眉頭緊鎖,又驚又憂:“那咱們就放縱這條瘋狗咬人?不出手?”

“哎!”李善長慢條斯理地說道:“折了一個德慶侯,楊帆必定志得意滿,往後更加猖狂,不肯收斂,從現在起,你要緊緊盯著楊帆,抓到他的破綻後,不出手則已,一出手便要他永無翻身之日!”

老謀深算的李善長不著急,他就像是一個多年的老獵人,善於潛伏,捕捉最佳的良機!

坤寧宮。

坤寧之名出自《道德經》中“地得一以寧”與《周易》中“坤為地,為母”。

皇帝為天,居乾清宮,與之對應的皇后就住在坤寧宮。

坤寧宮面闊九間,進深五間,東西各有暖閣。

馬皇后素來不喜鋪張,所以坤寧宮內的佈置,亦走的素雅簡樸的路線。

然而,今日的坤寧宮中笑聲不斷,朱元璋食慾大動,喝著馬皇后親自下廚做的羊湯,紅光滿面。

“哈哈哈哈哈!痛快!妹子,咱今個兒是真高興!”

在馬皇后面前,朱元璋卸下了天子的威嚴,開懷大笑。

馬皇后淺笑著為他倒了一杯茶,說道:“慢點吃小心噎著!定了德慶侯的罪,你就這麼高興?”

朱元璋顧不上繼續吃餅,道:“高興!咱高興除了讓淮西與浙東的兩邊人制衡之外,咱手裡有了一把刀!一把鋒利的刀!”

馬皇后將茶水遞到朱元璋身邊,似有些埋怨:“哦?所以你就把你的刀扔在了親軍都尉府的大牢裡?大牢陰寒,住的時間長了會傷了那孩子的身。”

朱元璋美美地飲了一口茶,擺擺手道:“大丈夫生於天地間,小小的牢獄陰寒算得了什麼?妹子你少操那份心……”

朱元璋話還沒說完,馬皇后轉身就要走。

他一把拉住馬皇后,臉上滿是笑容:“咱就隨口一說,妹子你咋還生氣走了?”

馬皇后卻道:“你不心疼那孩子,我心疼,他從家鄉一路來投奔吃了多少苦?我宮裡正好有床皮子做的褥子,送到監牢裡面,夜裡他不會冷著了。”

朱元璋拉著馬皇后坐下,將他心裡的一個念頭給講了出來。

“楊帆這小子可堪大用,咱想讓他在親軍都尉府掛一個職位,好好歷練歷練。”

以未到而立之年,一人身兼三職,這在大明朝可不多見。

可朱元璋的念頭不止於此,他還想將親軍都尉府,從大都督府的管轄裡獨立出來。

馬皇后多聰明?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,她輕聲勸說道:“你手裡有楊帆這一把刀不夠,還要將整個親軍都尉府摘出來,都變成刀麼?重八,你難道真的要對那些老兄弟下手?”

瞧著馬皇后眼圈都紅了,朱元璋忙道:“妹子你看你急什麼?咱就是這麼一說,沒準備真那麼做,來來咱吃飯。”

朱元璋此刻改制親軍都尉府的念頭,已經非常接近後世鼎鼎大名的錦衣衛了。

歷史大潮滾滾向前,那些該來的,總會來到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