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林先生好酒量!”
洛忍、張天華、李璇等人讚了一聲,紛紛來敬酒,你一杯我一杯不停歇。
楊帆看懂了,這群傢伙是想要將他灌醉,然後從他的手裡套出話來。
楊帆來者不懼懼者不來,雖然他不喜歡喝酒,但這副身子最不怕的就是拼酒!
陳建林四人一杯接著一杯地喝酒,半個時辰後,楊帆還沒怎麼樣,他們先喝得實在受不了了。
洛忍臉紅脖子粗地擺擺手:“林先生,我……我不勝酒力,今日的宴會就到這裡吧。”
楊帆心中暗笑,也不點破四人的窘態,道:“也好,趕了好幾日的路,林某也疲憊不堪正想去休息。”
楊帆與王圖被人領著安排居所,陳建林等終於鬆了一口氣。
陳建林道:“這位林先生的酒量,堪稱千杯不醉啊,行了,我等還是商議一下正事吧。”
三位香主,以及執法堂堂主李璇,加上返回來的周揚,五人齊聚一堂。
當著他們的面,周揚將整個過程詳細敘述了一遍,末了道:“俞通源說了,他必須見到教主之後,才能相信我明教的誠意,起義反明,在下不敢做這個保證,所以才返回來請教主決斷。”
洛忍眉頭緊鎖,道:“俞通源一定要見教主,會不會有什麼陰謀?畢竟教主而今不在總壇,若是回來就有風險。”
張天華擺了擺手,道:“洛兄,率領水師起義是將腦袋拴在了褲腰帶上,俞通源有顧慮要保障是人之常情,他若是一口答應下來,反倒奇怪。”
執法堂堂主李璇與張天華的觀點相同。
李璇說道:“張兄所言極是,欲成大事不可瞻前顧後,廖永忠被朱元璋下獄砍頭,巢湖水師人心浮動,這是上天賜給我們的良機,若是這次錯過了,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這般好機會。”
陳建林微微頷首,道:“機會難得,這兩年各地分舵的情況,諸位也知道,我們的處境越發艱難,再沒有新力量加入,別說推翻朱元璋,存續下去都是個問題。”
四位主事人裡,三人同意,只有洛忍還抱有懷疑態度。
“明軍奸詐狡猾,廖永忠雖死,可依我看有朱元璋在,南安侯未必敢真的反叛。”
洛忍固執己見,其他人與洛忍你一句我一句地辯論,誰都說服不了誰。
眾人爭論地口乾舌燥,足有一個多時辰。
末了,洛忍索性兩手一攤,道:“好吧,既然你們都同意,就將俞通源的意思告知教主,由教主和小張將軍來下決斷。”
明教教主行蹤隱秘,除了他的心腹外,就連他們這些香主都不知道其居所。
當晚,陳建林四人便寫了一封聯名信,將俞通源要見面的要求告訴了明教教主。
信件送出,楊帆便以貴客的身份留在了明教總壇中,每日好吃好喝地受到款待。
而楊帆則藉著這個機會,在陳建林等人陪伴下在湖中島上游覽,瞭解明教總壇的情況。
水天一色,煙波浩蕩。
楊帆與李璇二人漫步於湖心島北岸,這是楊帆來到明教總壇的第三日。
“李堂主,你執掌執法堂,對明教教眾的情況最熟悉,我想聽一句實話,明教教眾的戰力,究竟如何?”
李璇能理解楊帆的顧慮,既然雙方要結盟起義,對盟友的戰力需要做一個大致的瞭解。
李璇輕聲說道:“總壇的教眾多少有些拳腳功夫,可惜每日的訓練量不夠,真與明軍打起來,兩三個人能抵得上一個便不錯了,至於小張將軍的軍隊……”
李璇嘆了口氣:“不怕林先生笑話,小張將軍麾下的兵卒軍紀渙散,肆意妄為,前些日子為了約束他們,我還曾殺了一個叫做曹欽的軍官,由此風氣才逐漸好起來。”
李璇刻意隱去了後來曹欽部下夜裡兵變的事情,顯然不想給楊帆留下壞印象,影響雙方的合作。
楊帆笑道:“練兵的事情,李堂主不必擔心,林某對練兵的事很熟悉,我可以為明教練兵,保證訓練出一支勁旅!”
李璇立刻喜出望外,道:“如此,多謝林先生,得林先生相助,抵得上一萬大軍啊!”
楊帆因為這個承諾,在明教總壇中的地位又拔高了一截,所有人對他都恭恭敬敬。
當晚,夜幕降臨,明教總壇。
結束了一天的訓練,朱棣三兄弟終於能回到居所休息。
朱棡抱怨道:“明教的訓練也太苦了,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?”
算一算,楊帆已經離開了快半個月了,三人漸漸融入明教總壇中。
朱慡笑了笑,道:“按照時間來算,楊帆早已經到應天城了,再忍耐些日子,老四,你還能撐得住不?”
朱棣毫不在意地揮揮手,道:“這點訓練強度不算什麼,不過二哥,你和巡邏隊的熟,這幾天碼頭那邊挺熱鬧的,到底怎麼回事?”
朱慡想了想,說道:“聽巡邏隊的王大哥說,有貴客從總壇之外來,具體是什麼身份,他也不知道。”
頓了頓,朱慡又道:“不過從幾位香主烹豬宰羊的行為看,來的一定是重要人物,莫非明教的教主回來了?”
朱棣眨了眨眼睛,道:“也可能是張士誠的兒子來了,前些日子曹欽手下的兵夜裡譁變,被抓了不少,再說曹欽死了,那小張將軍能善罷甘休?保不齊要決裂呢,決裂最好!”
朱棡閉上眼,嘀咕道:“決裂怎樣,不決裂又怎樣?這麼一點人還想推翻我大明?簡直是做夢!”
朱棡看不起明教與殘軍,朱棣卻不然,他一本正經地說道:“三哥,你莫看不起他們,這些邪教在蠱惑人心方面可是一把好手,黃巾起義,黃巢之亂,還有元末的紅巾軍,哪裡沒有他們的身影。
歷朝歷代都在竭力打壓他們,可他們卻從未徹底滅絕,而且還流傳到了現在,足以可見這些邪教都有他們的過人之處。
咱大明現在兵強馬壯,開國功勳都在,它們當然鬧不起風浪,若到了積弊衰弱的王朝末期,明教等教派不可小覷。”
“胡說!”朱棡瞪了朱棣一眼,訓斥道:“說的是什麼話?大明千秋萬代!永世昌盛!”
朱棣翻了個白眼,道:“咱們兄弟幾個就別打官腔了,巨唐如何?鼎盛一時還不是迎來了末路?劉秀再造大漢,百年後漢朝不還是亡了?天下豈能有不滅的王朝?”
朱慡揮揮手,讓兩個兄弟別吵了:“明個兒我再去打探打探訊息,看看來的人究竟是誰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