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真的只求一死啊

第94章 脫靴斷鐙

山東,曲阜。

清水潑灑在菜市口,沖洗著地面上猩紅的血跡,盪滌著覆蓋在曲阜縣的罪惡。

來往菜市口的百姓並不畏懼那鮮血,反而有人出人,有力出力,幫著官府的人,清理地面。

第七天了!

今日是欽差楊帆在曲阜公開審理案子的第七日,可以說,每一天都有人被斬首示眾。

凡有斬首的日子,百姓無不是蜂擁而至,拍手稱快。

楊帆在審理的過程中也很吃驚,俗話說,兔子不吃窩邊草,可孔家卻反其道而行之。

山東的各縣裡面,屬曲阜縣被孔家霍霍地最慘!

曲阜縣的百姓敢怒不敢言,以前也有人想要告官,結果那些人不是失蹤,就是死於非命,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敢去查孔家了。

楊帆突襲孔府,將孔家抄家,並在兩日內,將七十二家士紳都給抓起來。

山東的百姓,尤其是曲阜的百姓,終於見到了曙光。

楊帆張貼告示的當日,幾乎無人問津,很多百姓因為昔日孔家的餘威,懼怕孔家的報復,不敢前來報案,這讓楊帆很是苦惱。

隨後楊帆想了個辦法,讓任波前來伸冤,而他則嚴格審理,最後重重判刑,有了任波這個前車之鑑,曲阜的民眾才試探性的前往縣衙,這些人的冤屈一一都被楊帆審結。

就這樣,一發不可收拾,第二日來到曲阜縣衙請楊帆申冤的苦主,多達三百餘家,孔家及其爪牙的罪行,被一一揭開,堪稱罄竹難書,人神共憤!

楊帆審理不停,這滾滾人頭落地,當然,其中大部分是依附於孔家的奴僕,至於孔家主脈的人頭,楊帆還是要留著,讓朱老闆來砍。

入夜,萬籟俱寂。

楊帆依舊在伏案處理公文,一盞孤燈一個身影,固執地與那摞起來老高的狀紙“較勁”。

韓宜可來的時候,就見到這樣一副場景,他輕聲勸說道:“楊大人,稍稍休息一下吧,明日再處理公文也來得及,那些人全被收押,跑不了的,再說了你的身體……”

楊帆頭也不抬地說道:“收押的人當然跑不了,不過,京城那邊,會給本官時間麼?”

“什麼?”韓宜可的瞳孔微微收縮,道:“大人的意思是,朝廷馬上會派人來?”

楊帆笑了笑,說道:“本官動了孔府,京城的那群文官清流,肯定不會善罷甘休,就算是陛下,恐怕也壓不住,現在估摸著召本官回京城的聖旨就在路上了,我要快些將這些案子都審理完才行。”

韓宜可的嘴角動了動,終究沒有勸說楊帆,他心裡明白,這些案子全部由楊帆來審理是最好的。

攜著兵圍孔府,抄家孔家的餘威,欽差楊帆的話說下去,整個山東吏員沒有人敢違抗。

韓宜可嘆了口氣,走到一旁為楊帆整理起文書來,他得竭盡所能為楊帆分擔些。

忙碌的日子倏然流逝,又過了三日,從應天來的信使到了。

韓宜可沒想到,來宣讀聖旨的人,竟然是親軍都尉府的指揮使——毛驤,這位大人名聲在外,是朱元璋心腹中的心腹。

“……然山東之事機要之處已查明,欽差楊帆即刻返回應天述職,餘下事宜,交由濟南知府韓宜可處理!”

毛驤宣讀完聖旨,將聖旨放到了跪地的楊帆手中。

待楊帆等人起身,毛驤皺著眉頭壓低聲音,道:“楊兄弟,你知不知道你惹了多大的禍事?整個京城已經炸了鍋了!”

楊帆微微一笑,毫不在意,道:“京城有過太平的時候?毛大人,還請你稍等一兩日,我這裡的事情還需要交接一下,待交接完了我們就出發返京。”

“那楊兄弟抓緊時間,我還要往濟南府走一趟,拿山東布政使袁泰入京,待拿了袁泰後,我們會合。”

毛驤當然不會拒絕楊帆的請求,甚至他在趕來的路上,還刻意拖延了一日,給楊帆充裕的時間審理山東的案子。

毛驤領著人浩浩蕩蕩地離去,楊帆沒有什麼反應,韓宜可卻憂心忡忡,他已經預感到楊帆此次回京,多半是凶多吉少。

正如楊帆說的那樣——京城,就沒有有過太平的時候!

繁華的表象下是波濤洶湧的朝局,與詭譎難測的人心,楊帆已經成了幾乎所有士子的眼中釘,肉中刺!

兩人並肩走回府衙,一邊走,楊帆一邊道:“韓大人,經過本官在山東的這一番折騰,無數人頭落地,袁泰又被緝拿帶走,剩下的王印等人,斷不敢再給你使絆子了,接下來的事就全全交給你了。”

王印最近老實得跟鵪鶉一樣,幾乎隱身了,他估計已經嚇得一身冷汗,若是當初在迎接官船的時候,他王印上了袁泰的套,登上了賊船,恐怕他也得被一併緝拿。

“楊大人,請放心吧!”韓宜可點了點頭,隨即他眉頭緊鎖,繼續道:“山東這邊自然沒事,可是大人您怎麼辦?”

楊帆怪異地看了韓宜可一眼,道:“歸京述職,還能怎麼辦?韓大人,山東清丈田畝、編寫黃冊的工作,雖然沒有掣肘了,但你還是要仔細盯著,其他的省都在看著山東這邊,這推行得好,以後其他地方推行會順暢很多,這是事關大明的百年大計,絕對不能出錯!”

韓宜可停下腳步,呆呆地望著楊帆,他怎麼都沒有想到,在事關生死存亡的時刻,楊帆關心的還是大明的將來。

“楊大人!”韓宜可高聲說道:“您如此捨生取義,到底是為了什麼?”

人做一件事,終究是有原因的,或是為了青史留名,或是為了萬貫家財等等。

可楊帆就像是一個謎團,韓宜可看不懂楊帆。

楊帆不怕死,不在乎名聲,更不在乎什麼金銀珠寶,難道,他真的單純是為了大明江山?

楊帆揮揮手,道:“今日要審理的案件還有許多,與其說那些廢話,不如來幫山東的百姓討回公道。”

韓宜可望著楊帆的背影,心中泛起一種異樣的熱血與激動。

他初入仕途的熱血,他年輕時候的抱負,以及在山東被磨礪平了的壯志,一下子復甦了!

韓宜可似乎有些明白,為什麼朱元璋會那麼信任楊帆,給他在山東便宜行事之權。

這樣一個一心為了大明,為了百姓,衝鋒陷陣、不畏生死的清官,誰能不信任、重用?

接下來的兩日,是楊帆與韓宜可更加忙碌的兩日,他們幾乎是從一睜眼就開始審案子、處理公務。

可是韓宜可並沒有感覺到勞累,反而精神百倍,好似回到了年輕的時候。

三日後,清晨。

天色還未亮起,韓宜可拉著楊帆的手,輕聲說道:“車馬已經為大人準備好,就在府衙外,車上還有些上好的吃食,大人一路保重。”

韓宜可的眼圈微微泛紅,聲音竟然有幾分哽咽。

楊帆點了點頭,說道:“韓大人有心了。”

平安等人已經先一步,壓著孔希學等先行上路了。

楊帆走到了府衙大門前,韓宜可忽然道:“楊大人,請受我韓宜可一拜!”

“韓大人這是做甚?”楊帆一把扶住了韓宜可,道:“你我是平輩之人,行此大禮作甚?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