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臉上浮現出笑意,道:“你們聯名上奏,要咱處置楊帆,咱處置了,因為這是百官與士子們的意,而今山東百萬百姓血書到了,難道咱就能視而不見?
聖人所言,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,若真視而不見,不就是在藐視聖人?將百姓當成了草芥?”
群臣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像是洩了氣的皮球,無話可說。
就連最痛恨楊帆的宋濂,也是低下了頭,臉色灰白,再說不出半句話。
朱元璋看到百官不敢反駁,第一次感到爽快,不過他也知道,自己不能太過分,還是要適當的安撫一下他們。
因此清了清喉嚨,高聲說道:“楊帆雖有山東百萬百姓血書請願,但死罪可免,活罪難逃,即日起削官為民!”
大殿之外,韓宜可眼含熱淚,高聲喊道:“臣替山東百萬父老,謝陛下隆恩浩蕩!吾皇聖明!”
韓宜可多日來的奔波勞碌沒有白費,山東百姓的努力也沒有白費,他們救了楊帆,救了這個給山東帶來希望的好官!
群臣對這個結果當然不滿意,可是看著那從殿內蔓延到殿外的血書,誰都再說不出半個“不”字來。
“陛下……聖明!”
刑部大牢內,孔希學死死地抓住牢門,盯著對面的楊帆,低吼道:“為何你不死?你不是上了法場嗎?”
孔希學中午高高興興地目送楊帆去刑場,覺得自己比楊帆活得長,夠本了。
結果一個多時辰之後,楊帆又好好地回到了這牢獄中,腦袋還在!
孔希學想破了腦袋,都想不明白為什麼,楊帆難道是貓妖,有九條命?
你問我,我特麼也想知道。
楊帆很是鬱悶,他坐在草床上背對著孔希學,思來想去,都想不明白,是誰背刺了自己。
朱標?
楊帆覺得也不可能,朱標真有辦法,還用前幾日淚眼汪汪地給他送行送酒?
徐達或者湯和?
楊帆搖了搖頭,他何等何能,能讓徐達湯和這般開國功臣為他求情蹚渾水?
楊帆的事情,徐達與湯和等將領從來不摻和,就連彈劾楊帆,他們都沒參與過。
“莫非我真的命不該絕?”
楊帆懊惱地摸了摸脖子,這一刀下去他就解脫了,結果中途出了岔子,想死,怎麼就這麼難呢?哎!
楊帆正惆悵間,忽然聽見牢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。
“楊大人!”
嗯?
楊帆聽到這聲音一愣,他轉過身,就見韓宜可激動地站在牢房外,整個人瘦了兩圈。
“韓大人?你怎麼來了?你不是在山東麼?”
韓宜可眼圈一紅,道:“楊大人,為了你,下官幾乎在山東跑了一圈,又從山東來到應天,終於在你行刑前趕到了!”
楊帆隱隱感覺到苗頭不對,他跳下了草床,道:“你什麼意思?你說清楚!”
韓宜可擦擦眼淚,道:“楊大人那日離開了曲阜,似有一去不復返之態,下官感念大人對山東百姓的恩情,就往返于山東各地
山東百萬父老鄉親一聽是為楊大人簽署萬民血書,紛紛從各地趕赴簽署,我將那血書帶來了京城,呈遞給了殿下,太子殿下才能及時去法場救下大人啊!”
楊帆張大了嘴巴,指著韓宜可,結結巴巴地說道:“原……原來是你這傢伙……”
壞我好事!
楊帆話未說完,韓宜可一把拉住他的手,哽咽道:“楊大人不必感激,下官都明白,下官受的這些累不算什麼,一想起楊大人在應天危在旦夕,下官不敢有絲毫停息怠慢。”
我感激你妹呀!
楊帆恨得牙癢癢,從牙縫裡面擠出一句話:“韓大人……真是勞苦功高,做得好大事情。”
韓宜可連連搖頭,道:“何談好大事情?下官不過是盡了綿薄之力,都是小事,楊大人才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!”
大你媽啊!
楊帆差點將心裡話罵出來,韓宜可這老六陰差陽錯壞了自己的好事,楊帆有苦說不出。
“楊大人,陛下已經下旨,剝奪了大人您的一切官職,從此變成了白身,下官琢磨這旨意最多兩日,就會到刑部大牢,大人前往保重!”
韓宜可告訴了楊帆這個“好訊息”,楊帆卻興致懨懨,掀翻曲阜孔家,滅了“衍聖公”的稱號,他捅下了天大的簍子,卻沒死成。
成為白身後,作死之路恐怕更加艱難了。
三日後,朱元璋的聖旨到了刑部大牢,楊帆被釋放,回到了自己家中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