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,興業村。
王圖挑著扁擔,扁擔兩邊各挑著兩個貨箱子,上面插著撥浪鼓、泥人、風車等顏色鮮亮的小玩意兒。
還有諸如針頭線腦、糖人等物品,這種貨郎走南闖北,每年村子裡都會來一些,故無人懷疑王圖三人的身份。
他們一路行來到了興業村外,王圖說道:“兩位大人,前面就是興業村,任波一家住在村子西頭,現在一家人死的死,逃的逃。”
楊帆微微頷首,忽見村頭的一棵老樹下有一座新墳,青色的大理石墓碑格外顯眼。
他心中一動走過去,這一看,發現大理石墓碑上鐫刻著一行大字——遭禍冤犬旺財之墓!
墓碑上的大字有些扭曲,如同張牙舞爪的鬼爪,往三人的心上狠狠抓了一把。
平安氣得臉色鐵青,低吼道:“馮德龍欺人太甚,竟將狗的墳墓安在了興業村的村頭?”
難怪任老九會被氣死,這狗的墳墓放在這兒,村子裡的人天天看日日看,永遠不會忘記任老九遭受的屈辱。
楊帆的臉色也很難看,他深深瞧了一眼惡犬的墓碑,眼神深邃,低聲說道:“先進村。”
壓制了怒氣,楊帆三人一臉和氣的做起了生意,很快就有村民出來瞧看王圖賣的東西。
來瞧看東西的是個中年漢子,憨厚老實,捏著手裡的銅板來回翻找,斟酌要買哪樣好玩意兒。
楊帆正好藉機與他閒聊,道:“老哥,山東這兩年風調雨順,你們的家收成應該很不錯吧?”
漢子拿起撥浪鼓來回搖了搖,發出清脆的聲響,道:“收成多的年份,繳納朝廷的賦稅就多,折騰來,折騰去沒啥差別。”
楊帆點了點頭,又說道:“我聽說咱山東這邊正在編寫黃冊,沒輪到興業村麼?”
漢子停下手上的挑選,又看了看楊帆與平安,憨厚一笑:“那些事兒都不是老百姓能管的,俺不懂,不懂。”
漢子久居村子裡,沒見過大世面,不過對於未知危險的謹慎,讓他隱隱感覺楊帆與平安不大對勁。
楊帆哈哈一笑,從貨架上取下撥浪鼓,塞到了漢子的手裡,說道:“老哥哥看了這麼久,看來是家裡有孩子吧?來來拿著,這個算我送給你的,不要錢。”
不要錢?!
漢子眼睛一亮,他拿著撥浪鼓咧嘴笑了,之前的警惕心也隨時消散。
“後生,俺看你人不錯,就跟你撂個實話,黃冊編寫這事,我們興業村知道,不過俺們都不參與。”
楊帆神色如常,問道:“為何不參與?我可聽說這黃冊對老百姓來說,是好事。”
“不對不對!”漢子擺擺手,反駁道:“員外老爺們都說了,官府推行的那啥黃冊,是為了巧立名目,增加賦稅,讓我們多出錢,誰要是如實上報給了朝廷,將來徵收稅收,有我們受的。”
說著,漢子掰著手指頭,給楊帆計算:“我們現在種地,年末繳了賦稅,還能剩下些糧食餬口,這要是如實上報,將來朝廷加大賦稅,我們活下去都難嘍。”
平安聞言急了,說道:“老哥,你就不怕那些士紳員外騙你們麼?他們說的話比朝廷還管用嗎?”
漢子瞥了平安一眼,臉色有些陰沉:“哼!官府說的話,什麼時候算過數?官府是為俺們老百姓申冤的地方麼?我們窮苦人進官府,要麼人家不搭理,要麼人家伸手要錢,我們哪有錢?”
他半是悲涼半是怨恨地說道:“官府真好,就不能讓人給狗送葬,讓狗騎在人的脖子上,反正俺是不信,絕不上報土地。
再說了,士紳老爺們還修橋補路,每逢災年還設棚子施粥呢!士紳老爺們怎麼會偏我們這些泥腿子?我們有啥呀?”
平安越聽越惱,不由得動了氣,質問漢子:“你說士紳好,那士紳裡面不是有個叫馮德龍的,他不是好人,你們為何要信他的話?”
漢子聽到“馮德龍”三個字,臉色一變。
楊帆眉頭微微一皺,拉住了平安的手臂,然後放緩語氣,對漢子笑了笑,說道:“老哥,黃冊的事情我們就是隨口一問,不過我們剛才來的時候見到了一個墓碑,上面寫著‘遭禍冤犬旺財之墓’,這事兒你能不能給我們講講?”
漢子擠出一抹笑容,說道:“我……我不知道馮員外的事情,我什麼都不知道,你們去問別人吧。”
王圖笑呵呵地在一旁打圓場,“老哥,我們都是外鄉人,聽到了些風言風語好奇,你就給我們講講吧。”
漢子腦袋搖晃地跟撥浪鼓一樣,道:“我什麼都不知道,別來問我,這,這東西還給你們我不要了!”
說完,他扔下撥浪鼓,逃難一般地逃走,頭也不回。
望著漢子的背影,平安不禁道:“愚昧!這些村民何其愚昧,信士紳不信朝廷,怪不得山東的黃冊編寫遲遲推行不下去!”
楊帆負手而立,輕聲說道:“從官府將任波打出來,任由馮德龍壓迫任家人那一刻起,這興業村對朝廷的指望就散了,民心已散,何談黃冊?”
隨即,他指了指前方,道:“我們再去別人家問問吧。”
一家低矮的房子前,老婦人坐在家門口,多年的風霜在她的臉上,刻下了一道道歲月的溝壑。
她笑眯眯地說道:“黃冊?黃冊不好,那東西上報了被記上名字,明年賦稅要多交的,士紳老爺們說了,不上黃冊,賦稅沒變化,腦袋壞掉了才主動上報。”
楊帆臉上掛著微笑,謝過了老婦人。
這是今日楊帆三人走訪的第四戶人家,結果與第一位那中年漢子說得大差不大。
興業村的百姓,對這些士紳的話深信不疑,就沒有一個支援黃冊的,三人無奈,啟程返回南陽鎮。
客棧內,忙碌了一日的三人,直到太陽落山才返回客棧。
一路的疲憊並沒有消磨平安的怒氣,他在屋子裡來回踱步,嘟囔道:“沒想到各個村子的百姓,竟然相信士紳至此!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