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真的只求一死啊

第62章 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

楊帆微微頷首,道:“林某自然當不得俞侯的主,但是在來之前俞侯有交代,若是教主希望在明教總壇見面,俞侯樂意之至!”

得了楊帆這句話,明教眾人,以及張壽祖等人都鬆了一口氣,俞通源已經將禮數誠意做到了這個份上,他們的疑慮也被打消了。

“來人!將本將軍珍藏的桃花釀取來,今日,本將軍與教主、林先生,不醉不歸!”

張壽祖心情極好,大手一揮,便開壇了珍藏多年的好酒。

他心裡是真高興,有了巢湖水師的合作,張壽祖麾下的將士們裝備可煥然一新,戰力也能提升一個檔次。

楊帆來者不拒,與張壽祖、明教教主開懷暢飲,這一夜,眾人都喝得很是高興。

第二日,楊帆便收拾行囊帶著王圖,在眾人的目送下,離開了明教總壇。

望著遠處的孤舟,明教教主喃喃道:“明教興衰存亡,在此一舉!”

陳建林在一旁,輕聲道:“朱元璋殘暴無道,殺人如麻,相信明王會保佑我明教,護佑教主,使一切順遂。”

明教教主微不可聞地嘆息了一聲,道:“若有明王,出興於世,教化眾生,令脫諸苦,大事若成天下的眾生便有希望了。”

張壽祖聽不懂明教教主口中的明教教義,不耐煩地說道:“教主,俞通源要親自來湖心島,咱不能被他看扁了,本將軍認為,當齊聚精銳,壯我聯軍聲勢,你意下如何?”

明教教主微微一笑,道:“就依小張將軍所言,建林、李璇,你們來操辦這事。”

洪澤湖上煙波浩蕩,楊帆乘孤舟離開。

待到就剩下了楊帆與王圖二人,王圖才敢大口喘息,這幾日在明教總壇,王圖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,他生怕睡覺的時候說夢話,暴露了身份,連累楊帆。

聽王圖滔滔不絕地感慨,楊帆悠然一笑:“早知如此,你該留在洪澤湖外,何須陪我進來受一遭罪?”

王圖嘿嘿的笑了,道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能跟著楊大人做事,我王圖不怕死,不過楊大人,您真不害怕?”

他跟在楊帆身邊數日,只見到楊帆行事穩健、坦然,吃得香睡得好,就跟在自己家裡一樣自在。

楊帆負手而立,望著水天一色的景象,大義凌然道:“生亦何歡,死亦何苦?為天下社稷,為百姓眾生,吾死得其所。”

王圖全身一震,他望著楊帆的背影,越發覺得眼前的男人偉岸、不凡。

當然,王圖若是能聽到楊帆的心聲,便不會這麼想了。

二人離開了湖心島,又經水路、陸路,兩日後抵達了巢湖南安侯府。

南安侯府,夜。

俞祖親自來迎接楊帆入府,道:“楊大人終於回來了,這幾日父親一直擔憂楊大人的安危,生怕出了意外。”

楊帆笑了,俞通源不是擔心他楊帆的安危,而是擔心俞家上下幾十口人的未來,不過他看破不說破,道:“此番去明教總壇一切順利,侯爺在巢湖水師的準備,做得如何了?”

俞祖底氣十足,道:“巢湖水師的一應事務,家父已經處理完畢,這麼多年來,家父在巢湖水師中還是有不小的威信的。”

巢湖水師裡的確有不少的人,對朱元璋的命令感到抗拒,不願意出兵。

幸而俞通源戰功赫赫,威望極高,壓得住那些刺頭,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整備。

楊帆抵達侯府書房的時候,就見俞通源站在書房的門口,往院門處望來,那眼神頗有幾分“望眼欲穿”的意味。

當即楊帆上前見禮,被俞通源一把拉住手臂,道:“小楊大人不必多禮,事情辦得怎麼樣了?”

楊帆離開的數日,俞通源提心吊膽,他就怕楊帆出了意外,導致計劃擱淺,到時候俞家也難逃此劫!

楊帆點了點頭,道:“侯爺,事情一切順利,我在明教總壇見到了秦王殿下三人,與他們約定,以煙火為訊號……”

還沒等楊帆說完,俞通源頓時臉色變得蒼白道:“三位殿下也在明教老巢?你說的內應就是三位殿下?”

“我沒告訴俞侯嗎?”聞言,楊帆頓時有些心虛,他好像還真沒跟俞通源說這件事呢!

“怎麼會這樣,三位殿下怎麼會在那裡,若是三位殿下有什麼事,我俞家,不,整個巢湖水師都要跟著陪葬!”俞通源一邊說著,一邊焦急的走來走去。

“怎麼,難道巢湖水師子弟死得、傷得,三位殿下就不能死傷嗎?”楊帆卻是毫不在意的說道:“而且三位殿下熟悉內部環境,方便下手,待煙火起來,水軍只需循著煙火的方向進攻,他們並不會有多大危險。”

“哎!希望如此吧!”俞通源嘆了口氣,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,他也只能接受這件事,老天保佑吧!

“好了,侯爺,現在我們應該商議一下具體的進攻方案,確保將其一網打盡!”待楊帆說完,兩人走入了書房,只見書房的牆壁上,懸掛著一副洪澤湖水系的地圖。

地圖上多個地方都做了標註,看來楊帆不在的日子裡,俞通源費了不少心思。

俞通源道:“行動當日,吾親率近衛入明教總壇,小楊大人與犬子,以及巢湖水師的將士主力在外,當見到煙火起來,水師主力會進攻明教總壇,本侯率親軍撐住一時三刻,則賊寇必敗!”

楊帆摩挲著下巴,道:“侯爺的計劃周密,水師分部的位置也恰好堵住了明教賊人的去路,不過我有一個條件,請侯爺准許我相隨左右,一起入明教總壇。”

俞通源與明教教主、張壽祖見面。

一旦火起水軍出動,雙方勢必翻臉搏命,亂軍之中刀劍無眼,說不定他楊帆遭遇冷箭,被殺了呢?

楊帆最大的追求就是作死,偏洪武皇帝朱元璋不殺他,他本人又武力驚人。

尋常的毛賊楊帆輕鬆就能制服,思來想去,戰場上最適合楊帆作死。

俞祖在一邊勸說楊帆,道:“楊大人,你是文官,沒有必要上戰場,還是留在後方吧。”

俞通源身經百戰,身邊的親衛是精銳中的精銳,戰場上活下來的百戰精兵,楊帆一介文人,太危險了。

楊帆卻目光堅定,道:“俞公子,我楊帆有把子力氣,也學過些拳腳,方才我說了,三位皇子是大明的子民,就得和巢湖水師子弟一樣為大明盡忠、冒險,我楊帆同樣是大明子民,我難道死不得?”

之前楊帆說那番話的時候,俞通源嘴上說不過,心裡卻不以為意。

覺得楊帆站著說話不腰疼,讓三位皇子以身涉險。

可楊帆主動請求相隨,要跟著俞通源的時候,楊帆先前說的那些話,就顯得真情實意,大公無私。

看!

我楊帆不止讓三位皇子去玩命,我楊帆還親自跟著你俞通源去玩命,越危險的地方,我楊帆越要去!

俞通源深深地看了楊帆一眼,沉聲道:“小楊大人有大義!好,我們便走一遭!”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