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鈔之事可以暫時告一段落,朝廷如今又迎來了一件新的大事。
西南大軍凱旋迴朝!
自大明建立以來,中原江南等地帶自都在朱元璋掌握之中,北線戰事也時有喜報,大明的疆域不斷外擴,但在西南方位,雲南諸地仍在大理段氏及前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的聯合掌控之下。
雲南自古是物產豐饒之地,又與中原交往廣密,朱元璋自不甘拱手讓人。
於是,在洪武十四年九月,他任命穎川侯傅友德為徵南將軍,永昌侯藍玉為左副將軍,西平侯沐英為右副將軍,以此三人統率將士往徵雲南。
這場仗打了足有兩年,直到如今洪武十六年,雲南已基本平定,隨後,朱元璋便命沐英鎮守雲南,令傅友德、藍玉率大軍班師還朝。
經過數月跋涉,大軍已然臨近金陵城,為表對前線將士的慰勞,朱元璋更是派出朱標親自去城外迎接,而朱標為了讓朱雄英長見識,也將他一併帶了來。
七月,驕陽似火,惠風和暢,正是喜迎奏凱的大好風光。
金陵城西南城外,百姓夾道簇擁,手持鮮花彩綢翹首期待,兩旁則是衛兵攔道,將城門口最中心的位置,留給朱標及其率領的一眾文臣武將。
站在城門口,朱標極目遠眺,恰能望見遠處塵煙飛揚,黑壓壓一片虛影漸漸逼近。
聞聽隆隆震動之音,所有人紛紛踮起腳尖探頭張望。
沒多久,一支騎兵自道路盡頭率先露面。
清一色的亮銀盔甲,筆直鋒銳、高高舉起的長槍,在陽光照射下耀眼奪目,熠熠生輝。
雄駿的戰馬,健壯筆挺的將士,組建成一支齊整威肅的王者之師,展現出大明天兵的赫赫軍威。
這是頭前引路的先頭騎兵,顯然是經過精心排練,刻意安排的,就是要向京都百姓彰顯軍威。
“嚯,這就是咱大明的軍士麼,端的是威武精神!”
百姓們歡欣鼓舞,就連朱標及朝臣們也樂得連連鼓掌。
在那騎兵之後,便是傅友德、藍玉二人率領的中軍步兵。
二人騎著戰馬,身後引領著黑壓壓一片看不到頭的主力大軍,當真是氣派非凡。
大軍抵達城門口,二人立馬從馬上下來,快步上前向朱標行禮:“臣傅友德,藍玉,參見太子殿下!”
傅友德一聲振喝,身後三軍齊刷刷跪地,一齊向太子行禮,在其身後,身高體壯的藍玉,更是威喝如雷鳴。
“如今西南平定,兩位將軍功不可沒,快快請起!”朱標喜笑顏開的說道。
藍玉乃常遇春的妻弟,其侄女常氏嫁與朱標為正妃,從這角度看,朱標當稱其一聲舅舅,所以藍玉天然就是太子一黨,此刻藍玉立下如此大功,朱標自然歡喜。
“一切全耐陛下運籌帷幄,臣等不敢居恩!”二人也很是客氣的說道,隨即順勢也起身來。
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迎接之事到此為止之時,藍玉卻又做了一件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。
他不顧盔甲還在身,轉身朝著朱標身邊的朱雄英說道:“末將藍玉,向太孫殿下奏凱,如今西南已平,請太孫示下!”說罷,他竟當著大軍及朝臣的面,單膝跪地,也給朱雄英行起鄭重軍禮。
隨著藍玉的動作,三軍將士也紛紛朝著朱雄英跪拜行禮,場面格外隆重。
人群出現了一剎那的安靜。
大軍班師還朝,素來只跪天子,如今太子代君接迎,大家跪太子很正常。
可此刻你藍玉卻向朱雄英行禮,是想做什麼,宣誓對朱雄英效忠嗎?
藍玉及其三軍的動作倒是讓旁邊的傅友德尷尬了,行禮也不是,不行禮也不是。
最後他悄悄望向朱標,發現他並沒異議,當即如同藍玉一般,向著朱雄英行了個禮。
朱雄英年紀雖小,可畢竟已受封太孫,是以常被朱元璋安排出席一些儀式會面,像今日這等場合便被派來增長見識。
此刻受藍玉大禮,朱雄英倒未有絲毫膽怯之態,仍只挺立身子,微抬右手道:“永昌侯,潁川侯,還請起身,此番徵南得勝,爾等乃有功之臣,雄英萬萬不可受此大禮!”其一舉一動,十分得體。
在場朝臣一見,紛紛稱歎不已。
“想不到太孫不到十歲,竟然有如此氣度!”
“太孫豈是凡體肉胎?打小跟著陛下耳濡目染,眼界心性自是非同一般!”
“有此儲孫,我大明三世無虞!”
………………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