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

第80章 朱標教子!

想到朱雄英,藍玉不由大感恍惚。

兩年不見,太孫竟已成熟至此,言行舉止恩威並攜,竟隱有人君之姿。

心下擔憂,藍玉尋思著,要不要進宮面見天子,親自去認個錯,順道再與太孫攀攀感情。

正自猶豫間,宮門方向傳來個小太監的呼喊:“永昌侯留步!”

藍玉趕忙掀開車簾,就見個小太監匆忙跑來,托起雙手遞來一本書道:“奴婢奉太孫之命前來,給永昌侯送來一份禮物。”

“太孫給我送禮?”藍玉一驚,

小太監點頭:“太孫託奴婢帶句話,說是感念永昌侯今日城門助威之舉,小小謝禮不成謝意,太孫還說,今日讀這本書頗有感悟,望將軍能細細研讀。”

藍玉有些不解,接過書冊一看,這竟是一本《唐書新編》,擇取的是其中的列傳十四一篇。

他一時看不明白,正待要詢問那小太監,可小太監送完禮便拱手作辭,轉身便離去了。

藍玉不好細問,只好開啟書冊,自己研讀起來。

這書中所寫的,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手下大將尉遲敬德的故事。

一次國宴上,尉遲敬德居功自傲,竟在一拳打了皇室宗親李道宗。

李世民大為震怒,召見尉遲敬德,向他說起昔日漢高祖屠戮功臣的歷史。

唐太宗表示,他從前總以為漢高祖屠殺功臣太過絕情,可看到你尉遲敬德的行為,方知對待功臣不可太驕縱,否則勢必釀成大禍。

聽到這裡,尉遲敬德哪裡還不明白,李世民這是在敲打威壓,警告他不要再恃功自傲,他連忙告罪,日後行事也務加謹慎,再沒有出現恃功自傲之舉。

將這篇列傳看完,藍玉登時後背發涼。

他今日行徑,不就如書中尉遲敬德一般,恃功自傲嗎?

太孫這份禮物是在點醒自己,既是關護,也是警告,實可算是恩威並施。

藍玉又驚又喜,驚的是太孫果然對他今日散漫行徑有所遷怒;喜的是,太孫還知道提點警告,說明其心裡還記掛他藍玉。

合上書本,藍玉深吸口氣道:“看來,咱這好外孫,當真是長大了!”

將書本鄭重收好,他對當下該做什麼,心中已有計議,看了看天色,他終是催動車伕,將馬車趕回府中。

慶功宴上的小小事故,並未引發太多餘波,究其原因,這種事並不少見。

單說藍玉此人,生性如此,粗放豪邁,自視甚高,常有借酒撒潑之舉。

再者說來,他這毛病在武將之中,其實極為常見。

這些個開國武勳,除了徐達、湯和等極少數沉穩謀帥外,大多數人都是粗放性子,也常有居功自傲之舉,說白了武將常年在沙場征戰,早將生死置之度外,很難養成心思細膩的好習慣。

朝臣們習以為常,自也不將這場小風波當一回事,一覺睡醒,多半已將之忘卻。

可沒想到,第二天早上,這件事竟還有下文。

次日一早,藍玉竟在朝會上主動請罪,上了封言辭懇切的請罪奏疏,對昨日宴會上的失禮作出深刻自省,請求朱元璋責罰。

他當堂將這奏疏誦唸出來,態度極為恭謹,反省極為深刻。

這可叫朝臣們大為震驚,永昌侯何時有這般細膩心思了?

細一思忖,眾人立馬聯想到太孫身上,該是這藍玉被朱雄英一頓訓斥罵醒,這才幡然悔悟。

對藍玉這請罪,朱元璋倒極為大度,只一揮手,便笑著將此事揭了過去。

看朱元璋那言笑晏晏的態度,看來他對藍玉今日表現極為滿意。

朝臣們不禁感嘆,這藍玉原本就背靠太子,極受皇帝信重,如今其性格再有收斂,就更挑不出毛病了。

由此,眾人對於朱雄英,更高看起來。

朝會之後,再談論起朱雄英時,更是讚譽不斷。

“太孫當真天命之主,小小年紀就知道恩威並施,三兩句話便能懾服藍玉,哄得天子喜笑顏開……”

“有如此儲君,可保我大明百年無虞!”

……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