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法司聯同辦案,馬南山的案件審理進展得很快,五日之後的早朝。
刑部尚書開濟對著朱元璋稟告道:“稟陛下,現已查明,鳳陽民亂一案,全因工部主事馬南山夥同千戶黎洪強、張道光貪汙徭役糧餉所導致的,另查馬南山在督造鳳陽中都修建過程中,私下販賣木材,所涉贓款達十數萬兩,按我大明律法,理當處斬!”
這話一出,文官集團這邊是一片漠然,更有甚者等著看笑話,而武將這邊則是炸開了鍋,馬三刀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工部主事,但他的資歷高啊,不少淮西武將都與他有交情。
永昌侯藍玉首先站了出來,說道:“還請陛下開恩,馬三刀雖然犯了大明律法,但請看在他跟隨陛下多年,當初鄱陽湖一戰更是因此死了兩個兒子的份上,饒他一命吧!”
“哼!饒他一命,那咱對得起那些因糧餉被貪汙而死於徭役的百姓嗎?而且這麼些年,咱也沒虧待過他,如今犯了錯,自當依罪處罰!”朱元璋冷哼一聲,既已做了決斷,自不容人求情。
聞言,藍玉臉色犯難,若是往常,他可能還要再頂兩句,但自從經過太孫的敲打之後,他也明白了一些事,最終還是退了下去。
這時,吉安侯陸仲亨站了出來道:“陛下,馬三刀擁有免死鐵券,可免一死!”
免死鐵券乃是朱元璋賜予開國功勳的極大殊榮,早在賜券之時,朱元璋早有承諾,除卻謀反大罪,憑此券可免一死,此刻馬三刀所犯罪過,不過貪腐謀私,的確夠不上謀反。
其他淮西武將聞言,頓時眼前一亮,對啊,有免死鐵券,馬三刀根本不會死,自己何必出來求情,得罪陛下呢!
“呵呵!免死鐵券,這東西早就被他賣了換酒喝了,既然他不稀罕咱的免死鐵券,咱也不必對他手下留情。”一聽到陸仲亨說起這個,朱元璋就氣不打一處來。
“啊!”聞言,文武百官都震驚了,難道真的有這麼蠢的人?
他們拿到免死鐵券後,都直接供奉在祠堂裡,這可是保命的玩意,可馬三刀竟然拿它去換酒喝?
眾臣有些不相信,可一時之間,又無法反駁,畢竟馬家已被查抄,免死鐵券的下落,唯有朱天子知曉,他說鐵券沒了,誰還能查驗不成?
“而且就算有免死鐵券,他馬三刀指使手下,剋扣糧餉,造成鳳陽暴亂,此罪形同謀亂,不在赦免之列!”就在眾人踟躕不定時,朱元璋又給出更有力的回駁。
鳳陽民亂,說起來的確算的上謀反,馬三刀乃罪魁禍首,是要擔責。
武將們一時語塞,再無力回駁。
最終,朱元璋大手一揮,給這樁案子蓋棺定論道:“此事已定,馬三刀罪大惡極,當誅不赦!”
他早已下定決心,要借馬三刀的人頭,震懾這幫老哥們。
鳳陽暴亂一案,雖然是因馬三刀指使手下貪汙糧餉而起,但具體因由,這些淮西勳貴們或多或少都有所牽連,他們所犯罪過雖小,卻也暴露出恃功自大的臭毛病。
今日對馬三刀明正典型,也叫他們明白,免死鐵券絕不是他們作威作福的後盾。
眼看朱元璋態度堅決,淮西勳貴們再不敢爭辯,只慘白著臉退了下去,個個面露頹喪。
處理完馬三刀,朱元璋又將大刀揮向整個官場,開始整治起鳳陽暴亂一案的幕後起因——貪腐。
“此次鳳陽暴亂,其根在吏治,官員貪汙瀆職不作為,致使百姓活不下去,僅僅平息叛亂、斬殺首惡之人遠遠不夠,咱決議要徹底革新吏治。”
朱元璋話音剛落,群臣並未搭話,實在是自大明建立後,朱元璋就一直在整治貪汙,但整治了這麼多年,卻沒有多少效果,如今看看他現在又能整出什麼事來。
對於群臣的漠然,朱元璋自然也都清楚了,但他毫不在意,直接起身說道:“從即日起,咱欲推行考成之法,徹底革新吏治弊端!”
考成法?革新吏治?
官員們不明就裡,一臉懵逼,陛下這話什麼意思?
“陛下,何為考成法?”吏部尚書李信當即出列道
“當下我朝對於官員考核流於形式,全然起不到監督查察之功效,是以,咱欲建立全新考核制度,督察六部及各地官衙,要做到立限考事、以事責人……”
朱元璋當即將考成法箇中細節一一道出,當然這與朱辰所教稍有出入,但經由朱標修改,這考成法更符合當下洪武朝的國情。
雖有修改,但考成法的精髓仍未變更,務求建立一套完備縝密的查察制度,防範官場貪腐瀆職不作為。
考成法乃張居正為了整頓官場腐敗、加強對官吏政績考核所精心設計的一套制度,其對當下官場弊病自有針對之處。
這嚴苛標準,立馬引來朝臣的驚駭惶恐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