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朱元璋,顯然也是這麼想的。
新年一開始,他就給朝臣們放了個大招,清查人口和土地,這頓時引得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。
“陛下,洪武十四年已經清查過土地和人口,如今才過去三年,再次清查,豈不浪費國庫錢糧!”戶部尚書郭允道站了出來,有些顫顫巍巍的說道。
洪武十四年清查出的土地和人口到底什麼情況,作為戶部尚書,郭允道心知肚明,所以他才會冒著危險向朱元璋問出此言,就是想知道朱元璋到底想要做什麼?畢竟這個年頭,私底下隱藏的人口和土地可不在少數。
聞言,朱元璋深深的看了郭允道一眼,然後說道:“咱遍觀史書,歷朝歷代皆亡於土地兼併,小民無地,士紳富戶大肆兼併,致使百姓流離失所,衣食無依,最終,百姓只能揭竿而起,挑起社稷大亂。
想當初,咱若是有個幾畝田地,又何至於投身紅巾軍?是以,土地兼併之害,尤為深重,當嚴加防範!”
這話頓時讓群臣摸不著頭腦,土地兼併和清查土地人口有什麼關聯?
而接下來,朱元璋的話,徹底揭開了他們的疑惑。
“如今我大明建國不過十數載,土地兼併卻有愈演愈烈之勢,鳳陽一地,多少百姓流離失所,以致暴亂橫生,此事尤當慎重,有感於此,咱決議改革稅制,實行攤丁入畝、階梯稅制,遏制土地兼併,還我大明百姓安居樂業!”
一聽這話,朝臣們頓時慌了,要知道土地兼併的主體,正是以他們為首計程車紳階層,這攤丁入畝、階梯稅制,怎麼聽都不是什麼好事!
工部尚書趙俊站了出來問道:“敢問陛下,何為攤丁入畝?階梯稅制?”
朱元璋早有準備,說道:“所謂攤丁入畝,即是取消人丁稅賦,將之攤派到田畝稅中,自此之後,百姓再不必按人頭納稅,日後收稅,以田地多寡來收。”
此話一出,朝堂立馬炸了了鍋。
取消人丁稅,這於在場朝臣倒關係不大,可將這稅賦攤到田畝稅,可就壞處頗多了,原本這些稅該老百姓按人頭承擔,現在改由田產所有者承擔。
而士紳們坐擁大量田產,這稅賦壓力自然從百姓那裡轉移過來,怪不得陛下要重新清查土地人口資料,就是為了這攤丁入畝做準備。
平白多了一筆重稅,朝臣們豈能答應,當即便有人反駁起來道:“陛下,此舉不妥……”
“有何不妥?”朱元璋冷冷問道。
“陛下,自古以來,都是按照人丁收稅,此法有違先例!”該官員有些顫顫巍巍的說道。
“呵呵!自古以來就是對的嗎?那以往可有咱這樣的布衣當上天子的嗎?”這話一出,此人當即額頭直冒冷汗,其他還想站出來的官員也立刻退了回去。
對此,朱元璋並沒有理會他們,繼續說道:“至於階梯稅制,有感富戶坐擁千萬良田卻不事生產,只靠收取稅租吸血百姓,咱決定,日後田畝稅賦,按田產多寡採取不同稅率徵收,田產多者,每畝田地繳納足額重稅;田產少者,按比例降低稅率,每畝田可少徵田稅。”
一聲驚雷自朝臣們心中炸響,眾人反應出奇地一致:天塌了!
如果說攤丁入畝算是將百姓的稅轉移到地主頭上,那這階梯稅制,可看做是在地主士紳們身上割肉。
在場朝臣都是富有田產之士,無一例外都躲不過朱天子揮出的這把大刀。
多田者,不但要多交稅,而且還要交重稅,多麼清晰明瞭的解釋。
咱家裡那麼多地,怕是光交稅就能賠死!
朝臣們鬧騰起來,這回打頭陣的竟不是文官,而是那幫武勳。
“陛下,此舉不妥,百姓人多,卻能少交稅,咱地產雖多,卻都是憑本事掙來的,為何要多納稅?”
率先出來反對的是平涼侯費聚,這可是實打實的淮西武將,本不該歸屬士紳一類,不過,雖是出身寒微,如今封侯拜將,費聚早已坐擁田產無數,也是此次新政的受害者之一。
在他之後,不少武勳也都站了出來,大肆反駁道:“陛下,我等田產又並非巧取豪奪而來,全是正當家產,為何要為之揹負重稅?”
“多田者多稅,日後誰還敢種田了?”
一時間反駁聲勢浩大,反倒吵擾不休,沒了主心骨。
這倒不怪群臣哄亂,實在當下站出來的,都是些不大不小的官員,缺個有地位的領頭人出面引領。
像那站在最前排的徐達、湯和等人,還有主管六部的各尚書都沒有發話。
徐達等人自都收到天子號令,此刻絕不會出面反駁,而六部尚書最是會見風使舵,此刻觀望徐達幾人風向,也都按兵不動。
既沒有大人物出面,朱元璋倒也不急著回駁,他只玩味地看著下方鬨鬧,默然不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