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文臣對面,以李文忠為首的五軍都督們,此刻是眉開眼笑,已有人開始竊竊私語,爭著搶著要打頭陣,去爭搶戰功了。
作為武將,只有打仗才能機會立功升官。
李文忠身旁,好幾個武將已湊上前去,低聲請命起來。
“曹國公,將來水師建成,你可得帶上兄弟一把,這水上打仗的差事,咱可是行家!”
“還有咱,這回若能再立新功,咱說不定也能再升半級,不說國公,混個侯爵也不錯呀!”
大家只認為朱天子已採納了李文忠的建言,待水師一建成,李文忠便是名正言順的水師統帥、剿寇大都督了。
眾人吹捧之下,李文忠笑得紅光滿面,嘴角都咧到耳後。
果真不負眾武將所望,朱元璋立馬又宣佈道:“曹國公李文忠聽命,咱加封你為剿寇大都督,即刻前往廣東福建等地巡行,全權負責剿滅倭寇一事,此行務必要撫軍安民,清剿倭寇。”
眾人目光聚焦,李文忠雄糾糾挺起胸膛,昂首闊步上前,拱手振聲道:“臣領命!臣誓要清剿倭寇,還我大明沿海安寧!”
他這般慷慨激昂,倒並非在皇帝跟前演戲,事實上李文忠對沿海倭患擔憂已久,早就數番上奏要組建水師,如今看朱元璋終於鬆口,他想當然地認為,朱元璋已答應要組建水師,並委他李文忠來擔當這水師主帥。
多年夙願達成,李文忠豈能不激動。
而殿中其他人臉色各異,武將們俱都一臉巴望,恨不能立即給李文忠捶腿捏肩,指望能舔個好差事;至於文臣,則個個臉色蒼白,但卻無言,朱元璋一錘定音,誰敢反對。
“此事就這麼定了,你們先退下吧!”
將大事宣佈完,朱元璋隨即擺手,喝退眾人,只在臨了之時,他又叫住了李文忠道:“你明日來城南校場一趟,咱有具體軍務要交代你。”
朱元璋是行軍打仗的行家,饒是李文忠沙場宿將,也絕不敢在他面前託大。
是以,當朱元璋提出要交代軍務,李文忠只當是皇帝又要佈置什麼戰略方針,欣然同意。
一行文臣武將退出武英殿,很快分成兩股佇列走散。
武將們興致正佳,邁著得意大步,吆喝著聚飲慶賀早走得沒了人影,倒是一干文臣心情沉鬱,此刻正三五成群,緩步逗留在那長長的宮道內。
“唉,陛下怎生這般糊塗,水師耗資甚巨,我大明國庫如何承擔得起啊!相較之下,李公的遷海令要合適得多。”
吏部尚書李信身邊,其餘幾部尚書都唉聲嘆氣,大嘆惋惜。
李信也是臉色暗沉,咬牙搖頭道:“去歲剛剛北伐,軍費靡耗甚重,如今國庫吃緊,貿然出兵,只怕難得善果!”
“可陛下已做了決斷,咱也沒辦法再勸啊!”
天子乾綱獨斷,誰敢在這時候掃了他的興,那就是自己找死。
眾人心下晦喪,只能無奈嘆氣。
倒是李信咬牙切齒半天,終又恨恨一哼道:“為今之計,只能等著看曹國公如何剿寇了……”
“李公此話何意?難道您也不看好這次剿寇?”聽李信話裡有話,幾人又湊上前來,好奇的問道。
朝遠處宮門口瞥了一眼,確定那幫武將早已走遠後,李信冷嗤一聲,道:“朝廷拿不出那麼多錢來,曹國公興建的水師頂多也就裝點些門面功夫,指望靠那點軍費剿寇,他怕是想多了!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