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

第39章 輔政制度

“您的這位太子殿下果然不簡單,竟能想出如此計策,以利益誘唆商人推廣寶鈔,這辦法當真好!”聽朱元璋炫耀一通吼,朱辰不由得讚歎道,看來自己還是不能太小瞧古人的智商,他們只是見識不如自己罷了!

聞言,朱元璋更得意道:“哈哈,咱的好大兒自是沒得說,這才叫‘有乃父之風’!”

朱辰聽得直翻白眼,這種吹噓別人的恭維話,用來誇讚自家人,是不是太沒皮沒臉了!

好在朱元璋並沒有得意忘形,很快便斂正神情:“標兒這計策雖好,只是太溫吞了些,市面上寶鈔已發行不少,若要儘快回籠,需要大量官鹽,可我大明官鹽產量有限……”說話間,他眉梢微挑,眼神似有意無意斜瞥著朱辰。

顯然,這話裡有話。

朱辰哪裡不明白他的意思,當即說道:“你是想問我,有沒有提高製鹽產量的法子?”

“是極是極,若能提高鹽產,那寶鈔回籠的速度更快,豈不更是能更快做成此事?”朱元璋立馬點頭,毫不客氣的說道,反正欠朱辰的人情已經夠多了,也不差這一次了。

洪武年間,大部分鹽礦主要使用煮鹽法,朱元璋所制定的戶籍制度中,“灶戶”一籍,便是專門煮鹽的,這煮鹽法因燃料消耗較大、蒸煮工藝複雜等因素,製鹽效率的確不高。

朱辰很是無語的說道:“老祖宗,你這算盤打得可真夠精明的,一方面促進寶鈔回流,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朝廷的販鹽收入……”

“誰讓咱們倆有緣呢!你放心,你幫助咱的事,咱都記得,將來有機會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。”朱元璋正色道,他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,若是有機會,他絕對會給朱辰封個國公,再賜予一塊免死鐵券!

若是朱辰聽到朱元璋心裡所想,恐怕要嚇得半死,誰不知道你那免死鐵券相當於死亡通知單呢!

“你等著……”

朱辰說著,立馬切換程式,在手機上敲出一行字來:“製鹽方法……”

簡略搜尋,朱辰很快得出適宜大明使用的製鹽方法,當即說道:“老祖宗,我這搜到了兩種適用於大明的新式製鹽法。”

“快說!”朱元璋喜不自勝道。

“其一叫曬鹽法,先將稻麥草灰或蘆茅灰等鋪地吸鹽,再挖“溜井”,將灰土填池澆水淋滷,接著用蓮荷石蓮子、雞子、桃仁或燈燭試滷,最後把合格滷水引入鹽池,借日光和風力蒸發結晶成鹽。”

“其二叫洗鹽法,大致原理是將鹽礦採集之後,溶於滷水沖洗分離,以此去除雜質。而後再透過晾曬、蒸煮等方式乾燥得鹽……”

最後,朱辰還將兩種方法,做成檔案,發給了朱元璋,雖然礙於技術水平,明朝使用這兩種方式製鹽,顯然達不到後世的產量,但較那最原始的煮鹽之法,總能提高不少。

朱元璋接過檔案,開啟來,仔細瞧了瞧,頓時眉開眼笑道:“有了這兩種製鹽法,想來鹽場製鹽的速度要增快不少了呢!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