臣在天牢裡選了五名死刑犯,進行實驗,這才沒幾天,有三個輕症病人已然痊癒,另兩個重症也已好了大半,眼看著就要痊癒了。”
“哦!那真是太好了!”朱元璋頓時喜不自勝,如此一來,徐達徹底有救了,而且這大蒜素對於治療炎症非常有效,如此可以挽救很多士兵的性命。
要知道以往軍中很多士兵都是因為在戰場上受了傷,然後傷口發炎,感染而死的,有了這大蒜素,他大明計程車兵再也不會因傷口發炎而死,這極大的提高了士兵的存活率,朱元璋怎能不高興。
大蒜素製作成功,再加上朱辰提供的方子,徐達的病情果真一天天好轉,不過半個月,其背上的腫瘡竟已慢慢消腫,氣色也一日好過一日。
身體轉好,徐達對這背疽之事也不再隱瞞,見人便誇讚吹噓起來。
經徐達這當事之人論證,陛下有神醫傍身的傳言更甚囂塵上,更有甚者稱,陛下背後有神仙護身,專門護佑我大明氣運,要不然,像背疽那等不治之症,怎能治好呢?
而對於這些話,朱元璋更是樂見其成。
………………
時間如流水一般,悄然流逝,轉眼間,已經到了十一月。
十一月的金陵城,天氣已漸寒冷。
金陵城外的官道上人影稀疏,冷風捲起塵沙漫天飛揚,一副蕭瑟光景。
漫天塵沙中,一輛馬車緩緩駛來。
側簾挑開,露出張英銳面孔,這面孔乍看稚嫩,可其表情沉穩、眼神深幽,實實在在有副老練氣派,即便在金陵城中,並無太多人識得這張面孔,可任誰瞧見了,都要誇一句“少年英才”。
此人正是孔子第五十七代嫡傳,曲阜孔家當代家主,雖不過二十出頭,卻已被視作孔氏一門的希望——孔訥。
“京城,又見面了!”遙遙朝著金陵城樓望了兩眼,孔訥將車簾放下,靜靜嘆了口氣。
這條官道,這個城門口,孔訥已不知走了多少次,可是以往,每次都有父親孔希學陪同,這還是他頭一次獨自前往,心中有股異樣感慨。
想到父親孔希學對自己的期許,想到如今雖然接管了孔家,但族人對自己的不服,孔訥不由得眼神一冷,暗自咬牙道:“父親,您且放心,孩兒此番進京,定能順利繼承衍聖公爵位,先聖的衣缽,孩兒一定會光大的。”
風沙還在繼續,隨著官道一路吹到城門口。
城門之下倒又有別樣光景,一干衣著光鮮的文人士子們扎堆抱團,正翹首以盼。
孔訥進京的訊息,早在三日前便已傳開,眾人聽聞這聖人之後即要到來,自是滿心歡喜。
前陣子陛下改革科舉,提出分科取士,著實傷了這些儒家學子們的心,此刻大家對這孔家後人寄予了別樣的期待,希望這位年輕的聖人之後,能秉承先聖遺志,出面勸說陛下改變主意,取消分科取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