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,從帶朱元璋逛紫禁城開始

第37章 淮西的百年大計

李善長思慮許久,搖搖頭道:“上位之所以動怒,是覺得那些人打著他的名號禍亂百姓,折損了他天子英名……”

“如若……有人能替他將這些罵名背下,想他會慢慢氣消的……”

“待氣消之後,那遷都之事,自然能重新計議……”

這話倒是不假,朱元璋是個愛惜名聲的,憤怒緣由自是因民間罵名。

可誰能替他揹負罵名呢?

李祺不解:“只怕這背鍋之人,世上再也尋不到了吧?”

要知道,中都皇城的確是他朱元璋親自下令修建,行工部衙門的人無論做什麼惡,都要歸咎到他朱元璋頭上。

即便那些犯事官員自承此事與天子無關,也無濟於事,百姓最終還是會將罪責怪到天子頭上,罵的仍是他朱元璋。

這口黑鍋,不是誰想背就能背的。

“尋常人,自是背不了……”

李善長又嘆了口氣,眼波隱隱顫動著,似是在作什麼深思熟慮。

思慮良久,他又嘆了口氣,將嘴角抿了抿,眼神裡似已作出決斷。

李祺忽地明白過來,登時急了:“父親,您該不會是……”

“不可,萬萬不可啊父親!”

他急火攻心,忙搭手拉住李善長,使勁搖了搖頭。

李善長幽幽點頭,笑看著自家兒子:“不錯,唯一能替上位揹負罵名之人,正是為父!”

這世上,還有誰能替皇帝承擔罵名?當然只有他李善長了。

李善長是行工部衙門的主管,是中都皇城的實際負責人,只有他將這所有事都攬下來,才能替天子洗去罵名。

“不可!父親,您這是瘋了嗎?”

李祺臉色變得煞白,驚慌道:

“倘若您將所有罪責都攬下,只怕會招來殺身之禍啊!”

“陛下為了平民憤,可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……”

“您就算不為自己計較,也該為咱闔府上下這麼多人命……思慮啊!”

他顯然是急了,說話已帶著顫聲,扒拉著李善長的手也在微微顫抖。

李善長顯然鎮定許多,到這會兒非但不慌,反是輕輕幽笑,拍了拍自己兒子的手背,隨即撫了下去:“你不必慌張,我韓國公府一門榮耀,豈會因這點小事衰敗?”

他站起身來,頗有自信地揹負著雙手,仰望堂上高懸的匾額:“且不論為父與那位多年情誼,咱府上可還供著塊免死鐵券呢!”

洪武三年,朱元璋封功大臣,賜下二十八塊免死鐵券,他李善長作為六公之首,是當先第一個被賜鐵券之人。

這是大明一朝最高殊榮,憑此鐵券,除了謀反大罪外,任何罪責都可免一死。

李善長的嘴角勾起冷笑,語調頗為輕幽舒愜:“有這免死鐵券傍身,想那上位頂多責備幾句,斷不會下狠手……”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