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才不嫌麻煩,就要現銀,這破玩意兒,拿來擦屁股都嫌硬,要它作甚?”陸羽又將寶鈔推遠,撇過頭,連看都不願多看它一眼。
朱元璋對這寶鈔甚為在意,陸羽這樣貶低大明寶鈔,自然招致不滿,他當即辯駁道:“這寶鈔多好啊,方便明瞭,比那現銀可好多了。”
他又強拉過陸羽,將寶鈔遞迴他手中。
“你來看,這寶鈔乃是桑皮紙所造,上面還印有官戳,尋常人絕對仿造不來。”
“這上面數字便是面額,這一張便值五十兩。”
“用這寶鈔取代現銀,不光免了攜帶之苦,更省了稱量校準等繁瑣步驟。”
他苦口婆心推介,將諸多實用便利性逐一介紹。
但陸羽仍無動於衷道:“這大明寶鈔,全是那朱重八一時興起之物。”
“他發行寶鈔時,連個準備金都沒預留,又怎能保障紙幣價值穩定?”
“一旦發行下去,要不了多久,它便會貶值的!”
紙幣相較貴金屬,確實有很多實用上的便利,但也有天然弊端。
最大的弊端,它更考較發行者的信用,也更考教發行者的經濟常識。
如若不作考量,不預留準備金,濫發濫印,這紙幣很快就會貶值。
歷史上的大明寶鈔,便是因此貶為廢紙。
“準備金?那是個啥玩意兒?”
朱元璋自聽不懂這些後世名詞。
陸羽嘆了口氣:“這準備金嘛,便是利用紙幣吸攬儲存時,預先準備的錢。”
“用你們現下的話來說,發行寶鈔時,必須要以實物金銀為基礎,有了金銀庫存,方能發行寶鈔。”
“那朱重八倒好,只管印發,不管回收,還不許人用那寶鈔納稅……這分明是想空手套白狼,拿那破鈔收割百姓財產嘛!這種印法,那寶鈔豈能不貶值?”
他說了一通,朱元璋雖然只聽個依稀大概,但大概也明白了意思,他怔怔道:“你是說這東西……以後就不值錢了?”
陸羽點頭,將那寶鈔推回去,道:“我勸你,別再將這破玩意兒當寶貝,有多少能花出去就花出去,往後那朱天子再給你們這些窮親戚塞寶鈔,打死都別要!”
一番威言警告,將朱元璋嚇了個臉色半白。
但朱元璋緊張的,自不是手裡這點寶鈔,他更在意的,是日後那寶鈔貶值,他發行寶鈔的初衷未能實現。
努力理了許久,朱元璋又追問:“你的意思,若想那寶鈔不貶值,就得準備足量金銀?”
陸羽想來解釋太多也無甚意義,囫圇點頭:“差不多吧,當下發行紙鈔,就得準備現貨金銀,國庫裡有了金銀儲備,才能保障紙鈔不貶值。”
朱元璋“哦”了一聲,唏噓的嘆了口氣,道:“可咱大明……哪來的金銀啊!”
前元撤出中原時,將國庫裡金銀全都搬空,他朱元璋正是缺金少銀,才想著印紙鈔取代,卻沒想仍陷進這死衚衕——沒現銀作保障,那紙鈔也形同廢紙。
說到底,還是沒錢惹的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