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厚此薄彼的操作,導致荊州離心離德,關羽被困後,其他各郡縣反抗的極少,全都叛變了。
如果劉備當時封賞的時候,能考慮到荊州舊部,大機率就不會給孫權偷雞的破綻。
經過關羽的負荊請罪,劉備的自我批評,荊州戰事便算告一段落。
接下來的主要任務,就是反包圍吳軍,抓住孫權這條大魚。
關羽聽聞張飛、黃忠也到荊州,法正已經五路出兵,設下十面埋伏,再也坐不住了:
“大哥,孫權襲吾之後,某當親自統兵殺回公安,擒了碧眼兒。”
“雲長稍安勿躁!”劉備笑道:“我們暫時不宜與江東全面開戰,孫權之事我自有決斷。”
“如今曹操在南陽已集結十萬兵馬,襄陽人心未穩,還需二弟親自去坐鎮,威懾曹賊,我們才能全心圍堵孫權。”
關羽現在對孫權恨得咬牙切齒,抱拳道:“襄陽有關平鎮守,王甫、馬良等輔佐,可保萬無一失。”
法正卻道:“此時不宜再與曹軍開戰,曹操已親至南陽,若要他退兵,非雲長不可威懾。”
關羽一想也是,抱拳道:“我明日便回襄陽。”
劉備道:“倒也不必急於一時,你我兄弟一別近十年,難得相聚,不妨多留兩日。”
酒宴結束之後,劉備便拉著關羽去了後堂,當夜在府衙抵足而眠。
次日一早,劉禪早早起來,帶著劉備和關羽到城外糜芳墓前祭拜。
雖然糜芳之前險些犯下大錯,但他親自引呂蒙進城,消除大患,再大的錯誤,也得到二人原諒。
糜芳假死,是舅甥二人之間的秘密,劉禪要讓他明白:捨生取義的英雄,必將得到尊重。
華夏兒女生來就有一種歷史責任感,國家大義高於一切,一個人無論你身前犯了多大的錯誤,只要最終對國家有功,都會受人尊敬,甚至名垂青史。
反之不管你生前有多高的名望和功績,一旦做了賣國賊,必將遺臭萬年。
比如明末的太監王承恩,明國時期的汪精衛。
孤墳不遠處的樹林之中,糜芳正激動得看著這一幕,眼中飽含熱淚。
在公安見過孫權之後,他並沒有直接回徐州,而是悄悄返回江陵。
他要親自看一看自己的“結局”。
看到關羽親自祭拜自己,他以前對此人的不滿和怨恨煙消雲散,甚至愧疚不已。
“世子誠不欺我!”
糜芳抹著眼淚,喃喃道:“文人的美譽,商人的金幣,在輝煌的英雄面前一文不值。”
直到劉備等人的背影消失薄霧中,糜芳才深吸一口氣,語氣堅定道:
“出發!”
“去哪?”
“回家——”
糜芳暗自握拳,腰背挺直,迎著朝陽大步向前,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去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