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禪卻認真道:“先生不必憂心,我這些舉動看似玩鬧,實則非但有利社稷,還將功在千秋。”
法正一陣無語,勸道:“世子哪怕如成都那般鬥蛐蛐,飛鷹走狗亦無不可,也不過數人而已。。但如此舉動,動輒成百上千,耗資無數,萬不可兒戲啊!”
“只需一年時間!”劉禪豎起一根手指,鄭重說道:“我便可讓荊州將士人人都吃上肉,府衙各處都用紙辦公,徹底淘汰竹簡和絹布,先生以為如何?”
“若這兩件事真能做成,何止功在千秋,世子足以名垂青史矣!”
法正微微點頭,憂心道:“但豬肉腥臊難以下嚥,那黃紙更是粗糙軟碎。要想改進難如登天,世子能有多大把握?”
“凡事事在人為,蔡倫、左伯都能改進紙張,我們為何不能?”
劉禪嘆道:“其實工匠的能力不亞於文臣武將,只是無人重視罷了。別的不說,光諸葛先生改進的連弩,就讓我軍戰力提升三成吧?”
法正雙目微眯:“這就是世子招募工匠的原因?”
其實在此之前,諸葛亮也常為工匠和墨家嘆息,除了處理政務外,諸葛亮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工坊。
劉禪今天的話雖然淺顯,但道理卻相通,莫不是孔明啟發所致?
“我要做的不只是加強軍備,也要改善民生!”
劉禪說道:“如今建立商部只是基礎,以後還有工部、醫部等,那些被儒家和士族所排擠的人才,都不容忽視。”
劉禪看向法正,緩緩說道:“只憑讀書撰經,是無法中興大漢,也無法強國富民的。”
“世子言之有理!”法正心中震動。
看著面色稚嫩,但眼神堅定的劉禪,愈發覺得此子深不可測。
孔明這兩年,到底教了世子多少東西?
年紀輕輕就有這般見識和決心,他唯一能想到的,就是諸葛亮暗中傳授私學。
好個諸葛孔明,你竟敢向世子私授墨家之學,是何居心?
劉禪作為劉備的嫡長子,從小都由大儒教導,學儒家禮儀,治國之道。
而諸葛亮卻更偏重法家,其妻黃月英更是墨學傳人,這是準備劍走偏鋒了?
好好好,你們都暗藏私心是吧?
想到此處,法正也一陣意動,一隻手悄悄摸向懷中。
“報,趙將軍在益陽截獲曹軍使者,並有密信公文!”
就在此時,一名親兵快步而進,拿著一個包裹遞上來。
糜威上前接過,放在桌案上開啟,卻是一隻精緻的錦盒,旁邊放著和書信。
將錦盒開啟,卻是一方紫綬金印,幾人都吃了一驚,這可是九卿以上的官職。
劉禪開啟公文,呵呵笑道:“好好好,好一個驃騎將軍啊!”
法正眉梢一挑,已經隱約猜到了大概,也拿起密信看了一眼,淡笑道:“孫權必敗無疑!”
如果說之前的決策都是根據各方訊息判斷做的,現在已經全部確鑿,對吳軍就更不用留情了。
“生子當如孫仲謀……”劉禪把玩著手中的金印,冷嗤道:“就這?”
驃騎將軍有了,大魏吳王還遠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