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禪說道:“朝廷之亂,雖始於十常侍之亂,但究其根本,乃是世家豪族,如今以江東尤甚。”
“父王欲再興漢室,卻不想大漢重蹈覆轍,所以大哥此去樹功立業,一定要把握好局勢,殺伐果斷,不必過於掣肘。”
劉封雙目微凜,蹙眉道:“但父王一向以仁德示人,禮賢下士,愛民如子,這……”
劉禪笑道:“父王愛的民,乃是當初攜民渡江的那些百姓,而不是欺上瞞下,坑害百姓的豪紳,敬賢愛士也是有德之人,那些沽名釣譽,圖謀私利的偽君子,不必管他!”
劉封為難道:“這道理愚兄豈能不知?但其中的度卻很難把握啊!”
劉禪道:“所以我幫大哥擬定了三個標準,只需以此執行即可!”
劉封抱拳道:“願聞其詳!”
“第一,是否有利於中興大漢!”
劉禪伸出一根手指頭: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!”
“團結?”劉封一怔,旋即點頭道: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,此言有理。”
“第二,是否有利於增強兵力!”
劉禪又說道:“不管錢糧車馬,還是賦稅人丁,一定要增強漢軍兵力。刀槍裡面出政權,沒有實力皆空談。”
“刀槍裡面出政權?”
劉封又是一愣,撫掌大笑道:“賢弟之言淺顯易懂,比那些咬文嚼字,動輒引經據典的腐儒說話輕鬆多了。”
這才哪到哪?
劉禪心中暗笑,這可是他絞盡腦汁綜合自己後世所學,從偉大的指導思想中總結出的一點皮毛。
這可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,現在只能修改到符合當下的局勢,以後還要在實踐中修改完善呢!
“其三便是人心:得民心者得天下。”劉禪鄭重說道:“凡是但看是否有利於安定百姓。”
劉封聽罷眼睛一亮:“賢弟今日一言,令我茅塞頓開。如今奸臣當道,海宇顛覆,唯有兵強馬壯,收穫民心,才能長治久安。”
不多時輔匡、龐季已經收拾完畢,前來候命,即將對江東用武,他們是一刻也按捺不住。
劉禪將劉封送出府衙,將自己的貼身玉佩遞給他:“大哥此去,儘管放心施為,天塌下來,有老弟幫你兜著。”
劉封雙手接過,躬身道:“江東之行,某當全力以赴,為漢室江山赴湯蹈火,萬死不辭!”
不管這話是劉禪自己想的,還是劉備或者法正教他轉述的,這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這代表了父王的意思,江東之行是對自己的考驗,更是幫劉禪穩固地位。
劉禪將一行人送出江陵,由糜威代其飲酒壯行。
劉封跨上戰馬,迎著春風,眼眸變得深邃而堅定。
從父王到二叔,再到阿斗,他們全都變了。
我劉封,自即日起,也要改變!
父王不好殺的人我來殺,阿斗不便殺的人我更要殺。
掃清障礙,踏平江東!
這,就是我,新生的劉封!
-----------------
劉禪回到府中,糜芳之子糜貴正帶著七八名商戶在等候,這都是和糜家有經營往來的商家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