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諾!”張達見劉禪想的如此周到,激動領命而去。
出了中軍大帳,張達仰天長出一口氣,小跑著去找範疆。
蒼天有眼,我張達終於要解脫了。
從此飛黃騰達,鎮守一方,也可以光宗耀祖了!
陳到正從外面回來,見張達滿臉欣喜而去,進帳詢問情況。
聽了劉禪的計劃,陳到蹙眉道:“世子有幾成把握?”
出兵前按照法正的計策,只是消滅吳軍,活捉孫權,攻打江夏無疑又拉長了戰線。
這勢必涉及到調兵遣將,糧草輜重等各種問題,牽一髮而動全身。
“至少有一半吧!”劉禪說道:“張達二人只是前部,我還有後招,陳叔叔請看……”
劉禪指著地圖上剛畫好的兩條線,將自己的計策告知陳到,笑道:“如此虛虛實實,若能拿下陸口,取江夏便不費吹灰之力。”
其實這一次也完全不是為了除掉張達和範疆,如果他們真能破城立功,直接升賞調離張飛身邊也是一個解決辦法。
再說了,歷史上陸遜確實謀略驚人,但也不排除自己想多了。
陸遜再厲害,現在也是被矇在鼓裡,他也不不一定事事都能料到。
萬一因自己過於忌憚陸遜,真的錯過良機,那不是虧大了?
猶豫就會敗北,果斷就會白給!
決策是否正確,完全看最後的結果如何,所以劉禪想了一條三保險計策。
“此計甚妙!”陳到聽罷雙目放光,抱拳道:“今早各營統計,吳兵願降者足有萬餘,若有他們領路反攻,取江夏易如反掌。”
劉禪笑道:“就算拿不下江夏,也可以吸引吳軍主意,若再能調動柴桑水軍,黃老將軍他們取豫章便輕鬆多了。”
陳到點頭讚道:“世子謀略,可追臥龍先生矣!”
“噯,這才哪到哪?”劉禪趕緊擺擺手,但心裡卻是美滋滋的。
誰不喜歡聽好話啊,尤其是陳到這種久經沙場的老將讚美!
這就是運籌帷幄的感覺吧?
劉禪看著地圖上標註的地點和線路,這大概就是韓信和諸葛亮用兵如神的原因吧!
現在的自己,就像開了上帝視角,全盤掌控。
東吳的一舉一動都在預料之中,只看他們折騰,以靜制動就行了。
陳到雖然早就認可了劉禪的本事,但畢竟行事穩重,出兵江夏在計劃之外,便諫道:
“不過此事最好還是報知法軍師,從洞庭調兵還需兩三日,快馬一日便可傳回訊息。”
“陳叔叔所言極是!”劉禪欣然採納。
馬上將自己的行軍圖和計策寫下,派人送往江陵。
如果法正看出哪裡有破綻,及時指出還來得及做修正。
畢竟作戰經驗不足,不能想當然,尤其行軍打仗,涉及的東西太多,可不是玩遊戲那麼簡單。
俗話說得好:不怕壞人絞盡腦汁,就怕蠢人靈機一動。
萬一諸葛沒當成,當了個馬謖,豈不成了小丑?
關鍵丟了穿越者的臉,肯定會被書友們笑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