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……”趙統有些猶豫。
哪怕是生死拼鬥,他也無懼,但關乎軍情大事,他可不敢做主。
糜威卻在身後大喝道:“趙將軍,別丟份!”
“好!”趙統眼神瞬間堅定,抱拳道:“請!”
全琮拍馬輪刀衝殺過來,趙統縱馬響應,二人都想證明自己的實力,刀槍並舉,殺得難分難解。
趙統雖然天賦不如趙雲,但從小練武,騎術精湛,又熟悉槍法,招式綿密凌厲。
戰了三十餘合,全琮便漸感氣力不支,手中的長刀也變得沉重起來,再應對那靈活的槍法便力不從心,漸漸處於下風。
全柔在城上看兒子節節敗退,擔心有失,直接傳令鳴金。
隨著一陣清脆的鐘聲響起,全琮撥馬退出戰圈,直接翻身下了馬,抱拳道:
“趙將軍果然武藝高強,在下想必更非令尊對手,願賭服輸。”
趙統見全琮光明磊落,敢作敢當,不由心生敬佩,也下了馬說道:“將軍在桂陽之名,在下也早有耳聞。”
等趙雲領兵來到城下,全柔也帶領大小官員出城,列於城門兩側恭迎漢軍進城。
趙雲下了馬,看著熟悉的城池,踏上浮橋心中感慨萬千。
十年光陰轉瞬即逝,自己華髮早生,桂陽幾次易主,但這座城池還如當初那樣巋然不動。
看著站在橋頭迎接自己的趙統和全琮,欣慰頷首而笑。
正如阿斗所說:這大漢是我們的,也是他們的,但歸根結底,還是這些青年人的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。
我兒雖不能像我那般千軍萬馬過,片葉不沾身,但能統兵殺敵,為漢室效力,也便知足了。
來到城下,全柔上前道:“數年未見,子龍將軍風采不減當年。若非陳勇他們報仇心切,下官也不敢冒犯將軍虎威,其同夥已被我斬首,永絕後患。”
趙雲對這些無名之輩根本不放在心上,甚至懶得問一句,笑道:“先生是誠心歸順?”
全柔從孫策入江東就開始追隨,做過丹陽都尉,孫權將軍府長史,這可是孫氏老臣。
全柔神色不變:“吾本漢臣,如何不降?”
“此言甚善!”趙雲對這個回答很滿意,與全柔一同進城。
全柔父子是否還記著孫權不重要,重要的是態度,自稱漢臣就足夠了。
走在熟悉的街道上,兩旁百姓還有認識趙雲的,大著膽子揮手招呼,十分熱情。
十年之後,趙子龍重回桂陽,昔日的白袍小將,已經功成名就,威震天下。
進城之後,趙雲命糜威接管城防,全柔出榜安民,趙統和全琮巡城。
當夜在府中設宴慶功,眾官員暫時各司其職,桂陽一切安穩如常,人心安定。
等到席散,全柔安排趙雲在後衙休息,父子倆如釋重負,回家商量後事去了。
趙雲洗漱一番,正準備休息,親兵卻帶著一封信前來:“將軍,有人送來請柬,自稱是一位故人。”
趙雲心中疑惑,他在桂陽哪還有什麼故交?
拆開書信,只見上面兩行清秀的字跡,不由心頭一陣猛跳。
更讓他詫異的是,這信箋光滑平整,質地堅硬,還飄著一股淡淡的桂花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