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禪笑道:“我相信父親的眼光,當年收大哥為義子,便永遠是我的兄長。將來我自有安排,絕不會有蕭牆之禍。”
劉封的身份註定了他是一個悲情英雄,劉備何嘗又沒有責任呢?
劉禪主動提出要栽培劉封,讓他立功揚名,這正是補償的機會。
天下那麼大,大不了到時候讓劉封當個南越王,甚至貴霜大帝。
到時候東西二帝平起平坐,遙相呼應,豈不美哉?
劉備長嘆道:“當初立世子,為父為此事輾轉難眠。此事有愧於劉封,亦有愧寇氏擔心。阿斗能為父分憂,確實是好事,就怕……”
“兄弟齊心,其利斷金!”劉禪自通道:“我與大哥雖非親生,但都是漢室宗親,身上都流著高祖血液。將來北伐,有大哥助我,總比孫權靠譜吧?”
劉封對歷史上的劉禪或許有威脅,但對自己來說,這都不算什麼。
只要我培養的人才夠多,優勢在我,劉封一個人也翻不起什麼大浪。
劉備還在猶豫之時,法正忽然笑道:“世子年紀雖小,但智謀足以破敵,胸襟足以御人。如此氣度,必將人心悅服,天下歸心,大王也不必再為此事為難了。”
“軍師所言極是!”劉備長出一口氣,釋然笑道:“用人不疑,劉封取字‘奉忠’,足見其心意,孤豈能負他!”
莫非是我進位漢中王時,祭拜高祖在天有靈,讓阿斗身上的劉氏血脈覺醒?
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眼光和氣度,再也不能以小孩看他了。
將來漢室再興,劉封能夠封王拜將,對自己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解脫?
為劉備解決了一件心事,劉禪又道:“孟達將軍與師傅多年未見,不如一起調回來,陪伴師傅左右,對你的病情也有幫助。”
雖然現在避免了關羽的悲劇,但拒絕出兵的事實已成,這個隱患絕不能留下。
“是啊,我與子度一別亦有近十年矣!”
法正慨然一嘆,笑道:“難得世子有此心意,子度征伐半生,也該頤養天年了。”
劉備問道:“上庸連線東川,人心穩定,若將兩人調走,何人可當此大任?”
劉禪舉薦道:“派傅將軍足矣!”
傅肜的忠烈毋庸置疑,而且他也是南陽人,去了上庸更方便處理政務。
劉備這次沒有絲毫猶豫,立刻命人傳旨,封傅肜為安東將軍,帶著公文書信奔赴上庸,換回劉封和孟達。
既然知道孫權從江東暗中調兵,劉備也預作準備,派人向諸葛亮傳信,讓他從成都、江州各地調撥兵馬錢糧,為攻打江東做準備。
同時聽從劉禪建議,派官吏從秭歸、宜都各地招聚夷兵義士助戰。
要想中興大漢,就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敵人搞得少少的。
劉備從各處調兵的時候,劉禪單獨來見於圭,二人暢談一夜,抵足而眠。
拉攏官二代很重要,祖傳技能不能忘啊!
于禁送來虞翻的人頭,這就是投名狀,當然也要有所表示。
-----------------
諸葛瑾和使者來到益陽,只見四門都被蜀軍圍住,密密匝匝水洩不通,頓時大吃一驚。
趕忙來到營中拜見趙雲,拿出劉備的書信,告知議和之事。
趙雲知道劉禪已經回了江陵,也不擔心諸葛瑾幾人有什麼威脅,將其放入城中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