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:我阿斗,不用人扶

第92章 武聖的含金量

江陵府後衙的花園裡,桃樹下襬著茶酒瓜果。

劉關張、法正等數位鬍子一大把的人,正在聽一個十幾歲少年侃侃而談。

幾人凝神聽著,時而點頭,時而蹙眉,時而撫須沉吟。

“重商並非重視商人,商人自古輕離別,更不可使其掌權。我所說重商,乃是由私營轉為官營,以皇權掌機要,以商道養兵道……”

“昔日海內初定,國庫空虛,御史桑弘羊立鹽鐵官營,不數年,太倉之粟充溢,邊軍得精甲強弩,終逐匈奴於漠北。與其任豪商專山海之利,設朝廷工坊,不如倡立官營工坊,通商惠工之法,既可充盈國庫,又可平抑物價。天災時解燃眉之急,陶朱公平糶齊物,谷賤不傷農,谷貴不困民,何至於被豪族大商掣肘?”

“管仲興齊,多用商戰:楚國鹿戰,衡山國兵器戰、魯梁綈衣戰、莒萊紫草戰,若能應用得當,可不動刀兵而敗敵於千里之外。”

“……”

劉禪這段時間準備了不少資料,博古引今,就是為了說服劉備建立國營企業,國家單靠稅收太單一了,而且現在大多都是農業稅,根本不足以支撐他將來的野心。

最主要的是,今天在座的人裡面沒有一個儒家的人,這個方案基本就不會有人反對。

劉備聽劉禪將他比作漢武帝,又能讓府庫充盈,甲仗盡實,早已美得滿面春光了。

只覺得阿斗現在說什麼都好聽,做什麼都是對的。

只有法正略有擔心:“官府本就掌控山海,若再經商,豈非與民爭利?”

“非也!”劉禪搖頭道:“昔桑弘羊有云:工不出則乏其用,商不出則寶貨絕。立官坊非與民爭利,而是更好的管控商人,若任豪商專山海之利,民力盡歸私門,他們才是與民爭利。”

法正雙目微凜,看了一眼劉備等人,感慨道:“世子今日之言,令我有如撥雲見日之感,果然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!”

主公你們可聽好了,這經商的主意可不是我法正出的,無論好壞,都與我無關。

劉備哪能不明白法正眼下之意,揪著鬍鬚問道:“此事說來簡單,執行卻難,該從哪裡著手做起?”

“萬事開頭難,可效官窯鍊鐵、官池煮鹽,擇鹽、鐵、絲、茶、瓷、礬、酒等關乎民生之物,設大漢工坊,遣幹吏監造。”

劉禪拿出一張紙,上面寫著規劃好的政令:“先在蜀中設商行,如大漢織造司、營冶煉司等,所產蜀錦、器物都標有特殊印記,名曰:品牌。與人之名聲相似,久而久之,人皆爭購朝廷上品,得利利全歸於朝廷,養兵撫民,便不用愁了。”

張飛正昏昏欲睡,揉了揉眼睛問道:“官營釀酒,取個什麼名好呢?”

劉禪無奈,感情聽了半天,你就聽到了一個“酒”字。

法正此時終於聽出了些門道,驚歎道:“不想阿斗非但深知謀略,還有經商治國之道,此政若推行下去,不亞於管仲治齊也!”

關羽撫須笑道:“如此看來,阿斗有管仲、樂毅之才,豈非一個小臥龍?”

“咳咳,不敢比不敢比……”

劉備連連擺手,若不是揪著鬍鬚,嘴角快要壓不住了。

輕咳一聲問道:“如今文武之中,如管仲、桑弘羊者可謂鳳毛麟角,何人能擔當此任?”

“當然是我大舅啊!”劉禪笑道:“當年的徐州首富豈非浪得虛名?”

劉備沉吟片刻,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:“你這些宏論,可是你大舅所教?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