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過世子的書友都知道,這其實是個苦差事!
權力越大、能力越大,意味著責任也更大!
除非你願意擺爛,做陳後主那樣的王國之君。
或者你能力不行,做宋太宗那樣的高梁河車神。
穿越前就是個廢物,穿越後還當廢物,那不是白穿越了嗎?
所以劉禪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嚴格,僅憑後世那點從短影片刷來的皮毛知識遠遠不夠,還要學這個時代的東西。
你可以引領潮流,但不能逆流而行!
現在每日除了和法正學習鬼谷之書外,還被劉備揪著練武。
以前劉禪頑劣,劉備也忙於軍事,可能對這個兒子也有些失望,只能交給其他人管教。
現在看到劉禪有如此能力,馬上來了精神,只要有時間就親自督導。
當然讓劉禪學的不是什麼衝鋒陷陣的武將技,而是健身自保的武技。
大家可能被經常被劉備愛哭和仁厚的形象,而忽略了他當年也是個遊俠。
那是能雙手分開關張打鬥,敢和呂布廝殺的男人啊!
劉備當年也是行走江湖,喜歡抱打不平的大俠,善使雙劍,綠林中頗有名望。
能在燕趙之地闖出一片天地,沒有點實力怎麼行?
據他所說,這套劍法得自一位老道傳授,後來經過自己不斷改善,取名顧應劍法。
但這對劉禪來說卻太難了,別的劍長三尺,劉備的雙股劍將近五尺,再加上雙臂過長,這兩柄劍用起來和雙槍差不多。
劉備雙手過膝,目能自視其耳,這優良基因自己一樣也沒繼承下來。
沒有劉備的力量和天賦,根本“顧應”不了一點。
而普通的劍太過輕靈,表演多餘實戰,劉禪乾脆改用雙刀。
當然漢代的環首刀還是太重了,劉禪直接用戚繼光的苗刀,刀身修長,適合劈砍刺撩,最適合單兵作戰,被譽為“中華第一刀“。
起初劉備還不同意,畢竟用刀之人給人一種彪悍山匪之氣,不符合身份,而且太過笨重。
但當劉禪畫出苗刀的時候,劉關張三人都震驚了,紛紛叫好。
大家都是闖蕩江湖多年的豪傑,自然明白這刀的好處。
此時的劉禪正在後院的桃樹下揮舞兩柄木刀,在紛落的桃花下練得虎虎生風。
不遠處的迴廊中,劉關張兄弟三人把酒言歡,不時傳來陣陣歡笑之聲。
劉禪練得滿頭大汗,稍微休息片刻,就聽劉備頭也不回地喝道:“阿斗,不可偷懶!”
不愧是目能自視其耳的昭烈帝,這都能看見?
看劉備這架勢,不把自己練成一個德智體美勞的三好學生是不罷休的。
劉禪無奈,只好繼續苦練,比備戰高考的學生狗都苦!
關羽撫須道:“王兄,某觀世子身體柔弱,文韜頗有天賦,這武略嘛……不可強求啊!”
“對對對,大哥別太強求,反正也不用他上陣殺敵。”
張飛抱著酒罈打了個嗝:“俺聽說那曹丕向史阿學劍,那可是大師王越的弟子,再怎麼練,也比不過曹丕小兒。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