府衙之中,孫邵等人已在焦急等候,他們沒想到,在傳出孫權已得風疾,不能理政的訊息後,還有人不知死活要起兵叛亂。
如今孫權這一支顯然已經沒落,孫策一支孫紹又歸順漢室,還有什麼理由起兵?
但偏偏有人不肯死心,孫靜之子孫暠自封輔吳大將軍,在由拳起兵,要為孫權報仇,奪回孫氏基業。
劉禪聽罷,蹙眉道:“孫暠,這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啊!”
孫邵解釋道:“孫暠乃討逆將軍族弟,孫靜長子是也!當初伯符遇害,此人屯守烏程,便有自立之意,被虞仲翔勸退。今在由拳屯田贖過,不想這許多年過去,還不肯認命。”
“原來是他!”劉禪忽然想起來。
他記得孫暠的名字,並不是因為孫邵所說的原因,而是這一支後代,孫暠的兩個孫子孫峻、和孫綝,成為孫吳政權的顛覆者。
如果說後期的東吳只是苟延殘喘,這兩人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直接被從族中除名,可見罪孽深重。
孫紹冷笑道:“哼,我這位大伯,多少年來都心懷不軌,害我孫氏子弟者,必此人也!”
顧雍道:“今各郡縣官員尚未重新赴任,孫暠聯合舊部,以勤王起兵,恐人心不穩,請世子速從荊州調兵……抑或請回關將軍方為上策。”
“區區烏合之眾,何須我二叔出手?”
劉禪指了指身後的趙雲:“諸位難道看不起常山趙子龍麼?”
“趙將軍名貫九州,我等豈敢不敬?”
顧雍忙抱拳道:“只是叛軍三路而來,一人分身乏術,正所謂救兵如救火,若不及時平叛,恐各地響應,難以控制。”
“諸位不必驚慌,你們儘管放心治政,亂軍交由我對付即可。”
劉禪卻是信心滿滿,于禁和新降的將士們正愁沒有立功機會,這不就送上門來了嗎?
劉封道:“世子還是留守金陵為好,某與趙將軍出兵平叛。”
劉禪笑道:“大哥,今後江東要交由你來治理,你理當居中鎮守,安撫人心,排程糧草,與眾位官員將新政儘快推行開來,這才是當務之急。”
我到這個亂世來,就是為了親手打下一片江山,讓大漢這個名號傳遍世界。
推演沙盤、運籌帷幄、馳騁疆場才是男兒夢想。
留守後方玩什麼甄嬛傳,和大臣鬥嘴劉禪可沒興趣。
我只負責提出更先進的改革方向,具體執行就要靠大家了。
吃喝玩樂、醉生夢死,這些都只是成功之後的消遣而已。
如同事後煙,有了自然更盡興,沒有也能享受高潮。
“這……”劉封沒想到劉禪竟讓他坐鎮後方,問道:“不知世子準備如何出兵?”
“倒也簡單,命於將軍出兵京口,東取吳郡,我與子龍將軍西進丹陽。”
劉禪道:“孫暠起兵作亂,全靠朱治這位三世老臣的威望,只要平定丹陽,各路叛軍自然煙消雲散。”
“世子言之有理!朱將軍一旦兵敗,孫暠便是水上浮萍,不足為慮。”
孫邵沒想到劉禪一眼就看到問題根本,再次對這個世子另眼相看。
顧雍道:“朱治名望雖高,但早已年邁身退,不能治軍。今有世子親征,又有子龍將軍領兵,必能旗開得勝,一舉安定江東各部。”
“先生所言極是,是時候殺雞儆猴了!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