詭異婚配:究極喪屍王,嚇傻老婆

第98章 維度裂隙

宇宙熵核的灰金光痕完成第43次同步旋轉時,世界樹的根系突然傳來刺耳的震顫。

古菌光團的孢子在議會廳炸開赤紅色警報,全息星圖邊緣的暗面領域邊界,一道橫貫五十光年的紫黑色裂隙正在緩慢撕裂,裂隙中流淌的不是熵增能量,而是能扭曲認知的混沌光流——任何觀測裝置對準裂隙的時間超過0.7秒,螢幕就會浮現出無法解析的幾何圖案,操作員的視網膜上會永久烙印下蠕動的高維紋路。

“γ象限的殖民星消失了。”卡拉克的機械臂將實時影像投射到中央穹頂,畫面中,編號C-73的農業星球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“坍縮”。

不是爆炸或湮滅,而是像被無形的手揉皺的紙團,山脈與河流的輪廓在扭曲中融合成怪異的拓撲結構,最後化作一個閃爍的奇點,被裂隙徹底吞噬。“最後傳回的引力波資料顯示,該區域的維度引數從三維突變為……”

他的光學感測器突然收縮,報出的數字讓議會廳陷入死寂,“九維。”艾拉的星塵法杖在地面劃出翠綠軌跡,星腐網路的三維模型上,裂隙周圍的銀白藤蔓正在以每分鐘三公里的速度溶解。

這些能抵抗熵寂之光的根系,在接觸混沌光流的剎那,就化作不斷增殖的分形圖案——藤蔓的橫截面呈現出自我巢狀的無限結構,每個節點都生長著更小的藤蔓,最終在虛空中凝結成無法測量的維度結晶。

“星腐網路正在失去連線。”她的指尖撫過模型上的暗斑,那裡的資料流已完全紊亂,“就像被投入……”“被投入更高維度的溶劑。”古菌光團的孢子突然釋放出藍紫色的防護場,將議會廳與外界的感知隔離。

投射的微觀影像中,從殖民星廢墟帶回的土壤樣本正在發生詭異變化:石英晶體的分子結構在顯微鏡下展開成克萊因瓶形態,水分子的氫氧鍵斷裂後,重新組合成莫比烏斯環的結構。“這些物質的維度坍縮具有傳染性,接觸過樣本的實驗臺……”

光團的波動突然劇烈震顫,畫面中,合金實驗臺的邊緣正在化作透明的光霧,“已經消失了47克質量。”莉莉安的星腐長杖突然在控制檯亮起,杖頂的寶石浮現出新星守望者傳來的實時畫面。

“新芽號”的探測艙懸停在裂隙外側三百公里處,舷窗外的虛空呈現出不正常的“溼潤感”——原本漆黑的宇宙背景,此刻像被注入了粘稠的光液,無數細碎的高維生物正在其中游動。它們的形態超越所有已知生命形式:有時是閃爍的幾何光斑,有時是自我交叉的能量帶,當其中一隻觸碰到探測艙的能量屏障,屏障表面立刻浮現出蜂窩狀的維度孔洞。

“屏障的衰減速度是常規武器的19倍。”凱恩的金屬義肢在控制面板上急促點選,試圖將探測資料傳回議會。但資料流在中途突然發生變異,原本規整的二進位制程式碼扭曲成螺旋狀的符號,在螢幕上組成一張模糊的“臉”——那是由無數眼睛和嘴巴巢狀而成的怪異面容,盯著它的人會產生強烈的眩暈感,彷彿自己的意識正在被抽離身體,拋入無限巢狀的映象迷宮。

“它們在……學習我們的通訊方式。”宇宙議會的緊急通訊頻道炸開各種語言的警報。機械族的泰坦艦隊在裂隙外側展開防禦陣型,反熵主炮的銀白光束擊中混沌光流的剎那,竟折射出七道不同顏色的維度分支,其中一道光束反向命中了自己的旗艦,艦首的合金裝甲瞬間坍縮成只有原子大小的球體;

精靈族的德魯伊們釋放的星塵屏障,在接觸高維生物時化作不斷擴散的彩虹霧,霧中隱約可見被扭曲的星艦影子,它們的輪廓呈現出不可能的角度;碳基聯邦的突擊艦群試圖發射維度錨定彈,卻發現彈藥在接近裂隙時就自行解體,彈片在空中重組為閃爍的高維晶體。

“組建聯合科研小組,立刻!”卡拉克的機械喉管發出過載的嗡鳴,議會廳的地面緩緩展開全息操作檯,三十七個文明的首席科學家頭像在螢幕上亮起。

機械族的量子物理學家正在構建高維模型,試圖用弦理論推匯出生物的存在形態;精靈族的星象學家將星塵孢子撒入模擬裂隙,觀察光流與平衡能量的反應;碳基聯邦的神經科學家則戴上意識同步裝置,冒險解析那些烙印在操作員視網膜上的紋路——裝置的讀數顯示,這些紋路包含著遠超現有資料庫的宇宙法則,彷彿是某種……“某種宇宙誕生前的原始程式碼。”

古菌光團突然投射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,將高維生物的能量訊號與混沌金鑰的殘響對比後,匹配度竟達到63%。畫面中,混沌金鑰在終戰時釋放的灰金光流,與裂隙中的混沌光流呈現出相似的波動頻率,只是前者是和諧的螺旋,後者是混亂的湍流。

“它們可能來自……平衡法則誕生前的混沌領域。”莉莉安的星腐長杖突然與宇宙熵核的光痕產生共鳴,杖頂寶石浮現出林雪瑤的模糊影像。“維度坍縮的本質是存在形式的錯位。”影像中的銀白身影指向裂隙,“就像將三維的水倒入二維的平面,必然會引發結構崩潰。”

她的手指在虛空中劃出灰金色的軌跡,組成一個動態的超立方體,“要阻止它們,不能用常規武器,必須……”影像突然破碎成光粒,最後留下的話語帶著強烈的時空震顫,“找到它們的維度錨點。”

議會廳的穹頂突然展開全宇宙廣播,卡拉克的金屬聲音透過星腐網路傳遍每個文明:“所有靠近裂隙的星艦立刻撤退至安全距離,執行‘鏡面封鎖’協議!”泰坦艦隊的反熵引擎同時過載,在裂隙外側構建起直徑三百光年的能量穹頂,穹頂表面流動著銀白與金色的交織光帶,模擬出混沌金鑰的波動頻率——這是目前唯一能暫時穩定維度引數的方法,但能量消耗相當於三個星系的總儲量。

科研小組的首個發現來自精靈族的星塵實驗。當記憶之花的種子被投入模擬裂隙,花瓣沒有坍縮,而是展開成超越三維的形態,在混沌光流中綻放出灰金色的分形圖案。這些圖案以恆定的數學規律增殖,竟在裂隙邊緣形成短暫的“穩定泡”——

高維生物在接觸圖案時,會暫時顯露出類似三維生物的輪廓,雖然只是扭曲的影子,卻足以讓探測器捕捉到它們的能量核心:一個不斷旋轉的十二面體,每個面都刻著不同的宇宙常數。“它們的存在依賴於維度差異。”機械族科學家將三維模型投射到中央控制檯,十二面體核心的引數正在被逐一破解,“就像魚兒離不開水,這些生物無法在純三維空間長期存在。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