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激盪四十年

第1001章 脫胎換骨

“老李你們搞財政的,難道整天都窩在辦公室不出來嗎?改革開放都多少年了,你還是以前的老思想,這樣的狀態,怎麼去適應新形勢啊?”

都不用梁先鋒開口,馮闖就已經火力全開。

“其實我感覺吧,現在這樣花枝招展的也不錯,最起碼比以前那種千篇一律的打扮強多了。”

“建軍,咱們這麼多人當中,就數你最愛趕時髦了,來來來,也發表一下意見,批判一下老李這種封建保守思想。”

這種低劣的挑撥離間手法,徐建軍自然不會上當。

“如果所有姑娘都整齊劃一,那這裡就不是學校了,應該是軍營,所以她們怎麼打扮,那是她們的自由,誰敢說把自己捯飭的煥然一新,就影響學習了,這是慣性思維,不可取。”

“至於馮行長讓我跟著你一起批評老李,同樣也是陷入以前鬥爭的誤區,不管哪種思想,既然形成了,就有他的道理,沒有必要為了保持統一,就黨同伐異,咱們國家的治理還講究民主多樣性呢。”

要論起嘴皮子,他們幾個加起來都未必是徐建軍一個人的對手。

梁先鋒怕他們把聚會的主旨給搞偏了,於是不失時機地打岔兒道。

“來來來,你們不是嚷嚷著想念食堂限量供應的大肉包子嘛,如今不限量了,天天都有蒸,嚐嚐味道變了沒?”

“哎,上學四年沒機會逮到老梁請一回客,今天可得狠狠地宰他一頓,包子我要敞開吃,四個打底。”

聽了馮闖的話,梁先鋒一點不惱,他上學那會兒,的確比較拮据,就算去給徐建軍幫忙之後,情況有所好轉,他也從來不敢大手大腳花錢。

像他這種從小地方走出來的學生,家庭一般是不會給任何助力的,有的只是負擔,梁先鋒上學時候的補貼,有一半都打回去改善家裡狀況了。

甚至畢業工作之後,工資也要分一部分出來,給父母減輕壓力,讓弟妹可以安心讀書。

這個時代的老大哥,基本都有這樣的格局。

剛工作那兩年,梁先鋒日子一直過的緊巴巴的,也就這兩年才稍微好點。

孩子稍微大點,他媳婦兒又在校外面弄了個小生意,大錢賺不了,但維持生計,改善生活,讓日子有盼頭,還是能夠做到的。

“包子才值幾個子兒,後面還有硬菜呢,老馮,有點出息行不,光包子就把你打發了?別人知道了還以為我請客摳搜呢。”

“行,今天全聽你安排,對了,你現在跟汪老大也算是同事了,他最近怎麼樣,要不要把他也叫上?”

梁先鋒聞言先看了徐建軍一眼,然後才開口道。

“咱們京大成立了一個新技術公司,算是校辦企業,這事兒建軍也有參與,汪老師好像就是聽了他的建議,把關係轉過去的,那裡待遇挺不錯的,應該比我們這些普通教師要強不少。”

鐳射照排技術,已經在報刊領域開啟局面,算是小有名氣,可他們這些不相干的人,就所知寥寥了。

“老梁你這是抬舉我了,我哪有資格參與學校的決策?只是恰逢其會,見證一下而已。”

校辦企業,在他們這些同學眼中,頂多就是小打小鬧,為學校創點收。

他們自然不會想到,這個如今還不起眼的新技術公司,未來能夠發展成為校企的NO.1,而且還是那種斷崖式領先,無人能夠撼動的第一。

“馮闖你跟舒文科都是分到銀行系統,平時有交集沒有?他現在怎麼樣了?”

“人家有背景,比我還早半年提撥呢,不過他這個人性格你們也清楚,在下面風評不怎麼樣。”

馮闖說的輕描淡寫,但徐建軍能看得出來,這傢伙能緊隨其後得到重用,必然也是有兩把刷子的。

魯東未來可是考公大省,在人情世故這塊,好像有與生俱來的天賦,能夠精準地找到盟友,順理成章地貼住靠山。

老同學聚會,無非就是追憶一下曾經的青春歲月,打探一下同學們的現狀,再加深一下彼此的感情。

“建軍辭職之後都在忙什麼呢?你留的電話,好幾次找你,都說你人不在。”

“我就是瞎幾把忙,跟你們沒法比。”

眾人聽了全都是你少糊弄我們的表情,徐建軍上學的時候就是風雲人物,雖然學習方面從不爭先,但旁門左道他是樣樣精通。

剛入學沒多久就談物件,當時廖芸的出現,可是讓他們宿舍的一群人驚豔了好久。

上課不積極,請假更是家常便飯。

而且他們都還不費盡心思瞭解國外情況的時候,這傢伙已經堂而皇之地跑出去了。

他搞的那個學習資料印刷,保密工作做的挺好,同宿舍的也就梁先鋒跟馮闖有所瞭解,宿舍其他人,是在很久之後,才搞清楚狀況,不過那時候時過境遷,早已沒了任何痕跡。

還有校外開的那個飯店,知名度很高,很多他們學校的老師都去光顧,到最後他們發現那是徐建軍閒著沒事折騰出來的,一開始的目的,就是單純的想給自己改善伙食,可想而知,眾人的震撼程度。

見沒辦法矇混過關,徐建軍只能簡明扼要說一下。

“南方是改革的前沿陣地,我也響應號召,跑過去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,你們找不到我,大機率是跑去深市出差了。”

徐建軍這話也只能騙騙這些資訊嚴重不對稱的同學,其實他哪是瞎幾把忙,是為了幾把瞎忙,不停的四處折騰。

“深市速度徹底打響了名號,那邊確實機會遍地,建軍比我們有眼光和魄力,不過京城的改變也是有目共睹,特別是亞運會申辦成功之後,整個城市面貌,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。”

“舊城改造,還有馬路全面升級,加上各種檔次的酒店陸續開業,如今的京城,才終於有了點首都該有的樣子。”

李曉平說這些的時候,其他人都是深表贊同,耽誤了這麼長時間,如今這個國家機器才算是走上快速發展的正確道路上,他們這些青年才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,比起那些在歲月蹉跎中迷失的那代人,他們何其幸運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