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朱高煦,海外立國大漢

第103章 ‘兄友弟恭’的三兄弟

朱高煦改道常熟,但所走之路,最終還是選擇了鄉間小道,偶爾會進城補給一次。

這次出來,既然是為了看大明最為真實的百姓,朱高煦依舊不改初心。

從常熟出來,沿途所見百姓的情況也是逐漸穩定,朱瞻基臉上的笑意也是越來越濃。

“二叔,你看吧,大明的百姓還是能夠吃得起飯的,這一路走來所見,情況都比較穩定,雖有小問題,不過只是個別情況罷了。

二叔您還是不要杞人憂天,雖然艱難了點,但只要還有飯吃,就不就是一個好的情況嗎?

太祖當年所遭遇之情況,不會在大明出現的,二叔您就放寬心吧。”

眼見距離京城的距離變短,朱高煦算是發現了,朱瞻基的本性也在逐漸恢復了,整個人又開始逐漸有些輕佻起來。

尤其是看著百姓過得雖然糟糕,但起碼不是他們之前在李莊亦或者後面所遇到的那般,以安慰他的方式反而是教導起他來了,朱高煦是真的被這人給氣笑了。

朱高煦都想不通了,如今他們看見的百姓只是因為今年的天氣不錯,收成比較好,才可以勉強餬口,加上粗糧,以及每天辛苦外出勞作,勉強也只是不餓肚子罷了,朱瞻基哪裡來的優越自豪感?

作為大明太孫,只是看見百姓在收成非常好的一年之時,只是沒有被餓死,連飯都吃不飽就滿足了?

而且這裡作為近海地區,蘇州府本身就是在大明天下都排得上號的富裕之府,貿易也相對發達,手工業、輕工業產業更是繁多,這個因素,朱瞻基不考慮?是怎麼有那個臉說出這些話的?

這還只是蘇州府,要是換成偏遠一些的地方,百姓的情況恐怕只會更加糟糕。

從朱瞻基身上,朱高煦已經看到了太多大部分朝廷官員的態度與想法了。

這一路見得太多,見到的也都是最真實的,沒有被地方官員挑選出來讓他們看見好的一面,以往上面的人下來檢查,下面的人都是提前有應對的。

也正是這一路所看見的真實情況,朱高煦忽然有些明悟,為什麼偏遠一些的地方,準確來說偏一些的地方吧,總有叛亂了。

他不可否認的是,叛亂只要出現,肯定有帶頭的野心家,也有純粹為了反明而反明的,但更多的人,依舊還是那些百姓,百姓為什麼會被蠱惑,會加入其中,在朱高煦看來,根源恐怕還是吃不起飯了。

吃不起飯,要被餓死,還要面臨繁重的賦稅,反正都要死,這時誰還會在乎造反不造反啊。

不造反是死,造反成功了還有機會活,到了那一步,都知道該怎麼選。

之前他讓朱瞻基再去好好回憶回憶太祖朱元璋是怎麼成功的,就是這個原因,朱元璋當時加入反元義軍,何嘗不是因為吃不起飯,要被餓死了啊。

但凡有飯吃,誰願意去幹那個掉腦袋的活?作為升斗百姓,誰願意跟著別人去造反?

如今的情況何嘗不是那樣,大明若是真的能夠解決這些問題,哪裡會大明每一朝都會出現次數不少的造反啊,有記錄的造反頻率,差不多都快要趕上一年一次了吧。

朱高煦目視著前方,心緒複雜,唯有冷風吹來,讓他能夠繼續保持足夠的理智,他也希望,這個冷風能夠讓朱瞻基不再這麼混賬。

“大侄子,你在教我做事嗎?”

原本臉上滿是笑容的朱瞻基,頓時收起了笑容,變得拘束起來。

“二叔,您說哪裡話,侄兒怎麼敢教二叔您,那些話只是侄兒的感嘆。

侄兒見二叔憂慮,是為了想讓二叔看開一些,高興一些。”

朱高煦轉頭看著朱瞻基那尷尬的一笑,不再去看。

“難得你有這樣的好意,既然你覺得事情是這樣,那便這樣吧。

不過你可有想過,大明天下,為什麼總有人會造反呢?

每次派軍平定之後,後面還會再次爆發,亦或者在其餘之地爆發,這是為什麼呢?”

朱高煦將這個問題問向朱瞻基,他現在突然想知道朱瞻基會怎麼看了。

儘管朱瞻基如今的許多想法,在今後還會改變,但一個人的思想,是不會變的。

現在朱瞻基所說的這些,在今後朱瞻基真的上位之後,就會逐漸朝著這個方向去做,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潛意識,潛意識往往都是潛移默化,極難改變的。

朱瞻基聽著朱高煦的問題,也開始沉思了起來。

他絲毫沒有懷疑朱高煦是不是在釣他,因為在他心中,朱高煦就不是適合處理國政的人,擅長的不過是打仗。

這個問題朱高煦看不明白,他完全沒有起疑,反而是正常的。

但朱瞻基也有些頭疼,以往他每日瀟灑,花天酒地,四處玩耍,他又哪裡思考過這些,完全就沒有去思考過。

時常有人造反,平定之後還會再次出現,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,他上哪知道去,這種問題,就不是他該考慮的,朱高煦更應該去問朱棣,去問朱高熾,而不是來問他。

但到底是朱高煦問出來的,朱瞻基沉思許久,才緩緩開口。

“二叔,我只是說一說我的看法,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,肯定是有人在民間散播謠言,蠱惑百姓,百姓才會加入其中!

對於那些蠱惑百姓的人,就應該全部徹查,有一個算一個,全部砍頭,才能杜絕這個情況的出現。”

“大侄子說的,很好啊。”

朱高煦沒有再說其他,他還能說什麼呢,說什麼都是對牛彈琴了。

只是看後面朱瞻基究竟能夠變成什麼樣吧,他很清楚,這次朱瞻基回來,無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,都會逐漸開始培養朱瞻基了。

到底是大明太孫,不提前培養,以後怎麼承擔大明天下的重擔。

朱瞻基見朱高煦沒有再說,而是逐漸加快趕路的速度,也沒有再說什麼,他恨不得全程加快速度趕回去。

京城,皇宮殿內,已經升起了炭火,保持裡面的溫度。

此刻朱棣站在上方,雙手叉腰,來回踱步,神情憤怒,看得出心情很不好。

下方則是躬著身站著的朱高熾與朱高燧,此刻兩人臉上都升起一抹無奈的苦澀。

“老大,老三,你們說說老二究竟想要做什麼?讓咱的兒媳婦回來了,他帶著咱的大孫走陸路,連信也沒有一個。

你們說,他就這麼不想見咱嗎?他到底想要做什麼?他在做給誰看?”

朱棣現在很生氣,他倒不是真的生氣,而是純粹的氣朱高煦。

在他看來,朱高煦就是一點都不懂事,這麼久沒有見面了,難道不知道他心中很想念嗎?難道非得要他明說,這個人才能想到嗎?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