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這個還算是一個不錯的訊息,但這個好訊息對比起來,朱高煦也高興不起來。
這玩意頂多是讓他有一個對外的生意,多一個賺錢的進項,但他真正在意的,還是這些火器啊。
不再去想,朱高煦看向張景。
“這些事你們抓緊時間做吧,那個火繩槍不難,但那個火繩槍更需要有純度更高的火藥,威力與射程才會更大、更遠。
現在你們科研院的重點,還是放在這個事情上,集中來攻克這些難題,儘快做出來。”
朱高煦叮囑了一會,又在科研院內看了一圈,就出來了,他也沒有什麼可以幫助到這些人的。
他前世也不是特別擅長這些的,讓他動嘴可以,但讓他動手,他自己一時都不知道該怎麼做。
這也是當初以及現在都非常看重張景這些人的原因,他的這些想法,需要這個時代的科學家才能來幫他完成。
走出科研院,朱高煦回頭看了一眼。
“下次返回大明,必須得多帶點這方面的人才出來才行了,如今就靠他們,人還是太少了點。”
朱高煦是打定了主意,如今大明雖然重視火器,但也僅僅是重視火器了,許多這方面的人才,其實還是沒有那麼的重用,在民間的依舊很多。
等他下次回去,非得把民間的那些人全部拉出來,他就不信了,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呢,他三十個,三百個,三千個這方面的人才,還弄不出這些火器了?
實在不行,他大不了培養出三萬個人才出來,不僅要弄出火器,有他的思路與方向,他就不信掀不起工業改革了。
朱高煦很清楚,這些人都是時代的精英翹楚,只是被認知與思想束縛,腦袋瓜子在這些方面可是比他聰明多了,只要有人,他就相信能成。
隨後朱高煦又來到鐵器局,然而一進來,就聽見了吳中的大笑聲。
“哈哈,成了!終於是成了!快去告訴王爺!”
“本王已經來了,快說說,是什麼成了?”
朱高煦聽著吳中成了這兩個字,腳步都加快了不少,他如今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成了。
畢竟鐵器局的活也不少,他哪裡猜得到是哪方面。
吳中看見朱高煦走來,當即興奮來到朱高煦身前。
“王爺,那個軌道車的輪緣,做成了!”
“哦?帶我過去看看。”
不管是什麼成了,朱高煦都很高興,至少是進步。
當看見軌道車徹底做了出來,朱高煦很是欣慰,今後起碼在一些特定的場所,這個軌道車的作用可以徹底體現出來了。
唯獨缺少的,就是機械動力了,不然會更好。
“做得不錯,這事你與王玉與許柴佬說一下,讓他們來安排這個軌道運輸車該怎麼安排。
接下來你的重心,放在火槍的打造上,多與胡元澄、張景他們商議,儘快做出來。”
朱高煦這次過來的主要目的還是這個,火器才是他如今最為迫切的。
只有火槍與火炮,才是如今朱高煦所心心念唸的,因為這是實力增強最快的法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