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古麗,你往後退兩步,別濺身上水。”
蘇陽走上前,雙手緊握切割機的手把,控制著緩慢的速度,逐漸向下摁去。
一陣切磨的聲音響起,伴隨著噴濺的水珠,很快將石頭還切成了兩半。
關掉機器,蘇陽將兩塊石頭掰開,用水澆了一下切面,兩塊料子潔白無瑕,如同白色的乳液。
古麗蹲下身子,立刻打燈上去,燈光在石料中暈染開來,就像十五的滿月。
這中石料肉眼可見,接近無結構的級別,跟羊脂玉相差無幾。更關鍵的是裂紋和棉絮很少,只有邊緣兩指左右,切開以後利用率可以達到70%。
古麗雙手捧著料子,像是一塊奶白果凍,驚訝的張開嘴唇,喃喃有詞:
“天吶,還有這樣的米達料嗎?蘇陽,我想等阿塔來了再給你報價可以嘛?”
蘇陽點點頭,知道她拿不準價格,準確的說是不敢確定是不是米達料。
隨後古麗將兩塊奶白果凍放到了抽屜裡,外加了一把鎖,這才放心。
“卡布提什麼時候回來?”蘇陽問了一句。
“阿塔可能要天黑才能回來,要不你在這等等。”古麗歪頭一笑。
蘇陽想起自己還要去文化局報道,只好起身告辭,“我要先去報道,等回來的時候再路過你這再說吧。”
蘇陽騎上摩托車,雙腳撐地挪了個方向。
古麗探頭朝外看了看:“路上騎車慢點!”
文化局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起眼,甚至是多餘的部門,唱唱歌跳跳舞,在農村放幾場電影就算是政績了。但是在和田這種文化能千金的地方,卻是最重要的機構,辦公人員比市政府都多。
蘇陽來到人民路,停好摩托車,上了一把鎖,便朝文化局大門走去。大門敞開著,看門大爺也沒有問詢,蘇陽主動問道:“大爺,報道處往哪走啊?”
大爺看著報紙,頭也沒抬,伸手往後面的一棟三層小樓一指,又放到嘴裡舔了口唾沫,順帶把報紙翻了個面。
蘇陽來到小樓面前,上面是各種部門科室,檔案科,人事科,鑑定科,組織部,宣傳部等。文化局裡能看到這麼多科室,也是五臟俱全了。
蘇陽直接來到人事科,裡面坐著一個四五十歲的禿頭男人,眯著眼睛聽新聞廣播。
蘇陽敲了敲門,那人連眼皮都沒抬一下。
“你好同志,我來報道的。”
那人沒說話,跟著收音機的曲子哼了一陣。
蘇陽也不急,直接坐在他面前。閻王易躲,小鬼難纏。乾脆將雙腿抬到桌子上,直勾勾的看著他。
那人聞到一股子酸菜味,睜開眼看到眼前一雙四十三碼的大腳杵到臉上,頓時火了起來:“哪裡來的巴郎子,知道這是啥地方嗎?”
“文化局嘛,聽廣播打瞌睡的地方。”
“你?”那人揉了揉眼皮,喝了口水,“有介紹信嗎?”
蘇陽把信放到桌子上,那人看了一眼:“現在真是什麼人都往這送了,今兒推薦一個,明天推薦一個,全他孃的都是關係戶。”
蘇陽也不在意,本來他就是走推薦過來的。但是來了以後幹不幹實事,那就看個人能力了。
“鑑定員?”那人掃了一眼蘇陽,嘟囔一句:“現在走關係也不講原則了,鑑定員那是什麼崗位,高技術工種,弄個年輕小夥子過來,那也得有人信啊。”
老馮作為人事科的小科員,這幾天政策下行,人事科也是一堆破事,攀親戚走後門的人也就多了,就連他現在出門,都有人攔住往兜裡塞煙。
而現在文化局有三個鑑定小組,一個組有四個人,一共十二個人,人均年齡五十以上。幹活分三班倒,每個星期來兩趟值班,週日休息。大都是退休以後閒的沒勁,加上自身有一些經驗,到這來混混日子。
玉石這行當,眼光隨著年齡而增長,是越老越吃香。有些料子都不用打燈,但憑經驗打眼一瞧就知道。
像蘇陽這樣年輕人,在他們眼裡就是毛都沒扎齊的小屁孩。這樣的人塞到鑑定組,就太扎眼了。
蘇陽聽到他嘴裡的話,也沒有反駁,從兜裡抽出一根菸,呼哧呼哧的吐起了眼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