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的山路越來越陡,坑坑窪窪的不好走,還有盤桓在中間的老樹根,他們只好跳下馬車,牽著騾子往裡走。
樹林裡發出熙熙碎碎的聲音,有不少野物在附近覓食。
蘇陽從袋子裡取出鐵絲,折斷,將他們彎成一個個小圓圈,再放進附近的林子中。
哈孜克也沒來過東山口,平時拾柴都去西山口,那邊人走的多了,就形成了一條山路,出入都很方便。
蘇陽以前貴為西懶的名號,更沒上山打過獵,但是看過不少打獵和荒野求生的影片,也經常聽村子裡的獵戶講,這些灌木叢林裡,是獺兔經常出沒的地方,甚至還有黃羊。
蘇陽拿著鐵絲圈來到樹林裡,扒開地上的雜草,尋找動物的糞便和腳印。
這種打獵的手段在西北老話叫“攆路子”,透過分析山裡動物的腳印、糞便、氣味等,在他們有可能出現的路上放置夾子,繩套等陷阱。
還有一種叫打圍,也是圍獵,牽狗架鷹,幾個人成群結隊的扛著槍,拿著弓箭等武器,動物在前面飛,人在後面追。
相比前者,這種更有打獵樂趣。
古代那些皇帝大老爺們,不就喜歡帶著愛妃玩這種圍場打獵嗎。
在摸索了一陣後,蘇陽發現了一些獺兔的糞便,還有一股尿騷味。蘇陽拿出幾個鐵絲圈放在地上,並將另一頭綁在樹上,省的連鐵環一起帶著逃走。
哈孜克也學著蘇陽在附近放了一些鐵圈,碰到獺兔最好,碰到黃羊就更妙了,野豬就不用想了,那玩意得用槍,皮厚。
在晌午的時候,他們來到了之前放豬血的地方,這地方有野豬出沒,蘇陽拿起肩膀上的五六式步槍,小心的摸索了一圈,還算安全。
就在這時,哈孜克從兜裡掏出彈弓,從地上撿了一顆石子,簡單的瞄準了樹上。
“嗖”的一聲,石子便飛了出去,緊接著樹上響起了“撲稜撲稜”的聲音,一隻老雀煽動著翅膀從上面盤旋落了下來。
“打中了!”
“臥槽,你這傢伙可以啊!”
這下有野味吃了!
哈孜克一臉興奮的跑過去,老雀見人就撲騰,往前撲愣飛了幾步,被哈孜克一把捂住。
蘇陽把老雀放在袋子裡,哈孜克繼續尋摸著周邊的動靜,深山老林裡,老雀很多。
哈孜克手法也很準,沒過多久就打下來三四隻,放在一起也有斤把肉。
蘇陽在原地生了一堆火,用刀子將肚皮劃開,掏出內臟,等火熄滅後,留下火星子,直接帶毛扔進火堆裡。
沒過多久,兩個人從灰燼中扒拉出四隻老雀,剝開外面的灰毛皮,散發原汁原味的香氣,咬在嘴裡嘎嘣脆。
簡單吃了頓午飯,蘇陽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往深山裡走去,沿途已經沒有路,只能卸下地板車,牽著騾子往裡走。
“陽哥,咱們還繼續往裡走嗎?”哈孜克手裡握著彈弓,警惕著周圍的動靜。
到這裡,蘇陽也不準備瞞他了。
“哈孜,我帶你上冬窩子,那邊有山料子,你也老大不小了,該存點錢考慮考慮自己了。”
聽到山料,哈孜克眼神都直了,“陽哥,你放心,我心裡有數。”
順著一條往裡蜿蜒的的山谷,七拐八拐的來到了冬窩子,那個木板房杵在那裡,跟大山融在一體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