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時節,已經快要入冬了。
夜裡格外清冷,透過窗戶看到外面的野貓在豬肉下面蹦躂,發出喵嗚喵嗚的聲音。
早晨八點鐘,天剛矇矇亮。
院裡就飄來了飯菜的清香,蘇老孃做的雞蛋湯,燉了點大白菜燉粉條,沒捨得下豬肉。
“陽子,起來吃飯了。”
蘇陽揉揉眼睛從床上爬起來,穿上一件皮皮夾克,踩上純手工棉鞋。飯菜已經端到了屋裡,蘇老漢他們端著碗,拿著饅頭去了外邊。
他們吃飯的時候習慣端著碗筷坐在門口,幾家鄰居聊著天吃著飯,好不熱鬧。
“老漢,你家陽子可真是出息了,這幾天下來,沒有八千也有一萬了吧!”
“陽子藏的真夠深的,以前這懶漢的名聲,我可能就是裝的吧。”
“沒有沒有,也就掙個零花錢。”
蘇老漢放下碗筷,彈了彈軍大衣上的灰塵,一臉苦笑,說真的他們到現在都不明白,為什麼突然之間變化這麼大。
以前說起自家兒子臉上火辣辣的,現在說起自家兒子臉上也火辣辣的。
蘇陽吃過飯,在院子裡來回踱步,扯繩子量尺寸。本來蘇陽想等過年蓋新房的,可眼下入冬在即,最冷的時候零下二十多度,根本沒法施工,只能暫時將屋頂給翻蓋一下,還有這火坑也該修繕了。
在和田都是以黃土房為主,還帶著一處院子,兩間配房,一間廚房,一間柴房。門樓子是用木頭架起來當門梁,好一點的用的是水泥樓板。
所以總體翻新下來,花不了兩千塊錢。
蘇陽量好了尺寸,從柴房推出一輛破舊的腳踏車,上了鏈條,騎車出了門。
“爸媽,我去二猴家一趟,看看他們這班水泥匠這幾天有沒有空。”蘇陽騎車溜過門前,對著附近幾家鄰居打了聲招呼,“吃著呢,對對,我吃過了,出去一趟....”
蘇陽剛走,隔壁鄰居看著他的背影,嘖嘖道:“老漢,你家找水泥班子幹啥,難不成要蓋小樓了?”
蘇老漢嘆了口氣,拿起旁邊的柺杖:“這不嘛,陽子非要把家裡捯飭捯飭,要我說花那錢幹嘛,有那錢還不如留著娶媳婦呢。”
“對了,說起娶媳婦,我能幫陽子物色一個,我二姐家的侄女兒,長得可俊了,屁股比肩寬,能生又能幹!”
說起媳婦兒,蘇老漢眼睛亮了。
“那行,他大娘你多費點心,回頭我跟陽子說順,讓他去看看。”
“放心吧,保準能成。”
中午時分。
喬木村的村口,一群孩子圍在那裡嘰嘰喳喳,嘴裡叫喚著:
“蛤蟆車來了,蛤蟆車來了!”
蛤蟆車是90年代的一種大貨車,因為車頭像蛤蟆,車廂大,能拉貨,被大家叫做蛤蟆車。在孩子眼裡,蛤蟆車比尼桑更招人稀罕。
蛤蟆車剛停在村口,一群孩子就蜂擁而至,在車斗爬上爬下。
“這誰家的孩子,等會把磚頭扒拉下來,砸到可不負責?”司機從車上跳下來,張羅著雙手趕著孩子。
“誰知道蘇陽家在哪?”
司機衝那群孩子問道。
“俺們不知道,不在俺們村。”一個小女孩搖搖頭說道。
另一個孩子從車上蹦下來,指著村裡的一個方向,“我知道,那是西懶家,就在那邊直走就到了。”
司機兜裡拿出幾顆糖果分給他們,隨即開啟車門,跳上車。
“起來起來,當心車....”
蛤蟆車一路往村裡開去,後面跟著七八個孩子揹著順口溜。
“蛤蟆車,拉蛤蟆,蛤蟆開會要出發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