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,薄霧尚未散盡,汴京城外的地平線上已湧出層層鐵浪。
三十萬吳軍列陣而來,旌旗如海,甲冑映日,馬蹄踏起的塵沙遮天蔽日。裡三層外三層,壕溝、拒馬、連營綿亙數十里,把偌大的汴京圍得水洩不通。
外城四門緊閉,吊橋高懸;城內烽煙未起,卻已是風聲鶴唳,彷彿被黑雲壓城城欲摧之感。
外者不得入,內者不得出,唯餘一場曠日持久的鏖戰懸於城頭,須待血與火判定勝負。
此役吳軍兵勢空前,而宋室勤王之師早已躊躇不前,京畿左右再無援軍可期,蘇宸自然握緊了天下嚥喉。他把三十萬大軍分為四路,各攻一門。
北城外,由潘美掛帥,麾下三萬重甲步騎,強弓勁弩俱列;
西城外,潘仁徹督戰,擅水攻火攻,已暗引汴河支流,預備灌壕;
南城外,林仁肇統領舟橋、衝車,專備雲梯百尺,欲奪外城甕城;
東城外,則由曹彬以降將新附之銳,號六萬“歸義軍”,先聲奪人,專事招降納叛。
除此之外,蘇宸更撥沈虎子三萬輕騎,沿黃河北岸疾趨滑州——若遼人趁虛南下,便以鐵騎遮其鋒,使胡馬不得飲馬汴梁。
至於太史昭、荊泓、邊展玉、李塞冬、柴嵩雲、馬東臨、馬戰超、伍彥柔、靳暉、潘惟正等十數名青壯將領,俱是蘇宸數年來親手拔擢於行伍、磨礪於沙場之新銳。
他們或掌一軍,或領一翼,分隸四大元帥麾下,皆為得力裨將、指揮使,這幾年也經歷了許多大戰鍛鍊,成長速度非常快。
.........
巡營的號角聲已遠,中軍大帳前的旗纛卻仍獵獵作響。蘇宸交代完最後一道軍令,揉了揉酸脹的眉心,天色已經接近黃昏,晚霞像一軸金紅色的綢緞,自天邊緩緩鋪到營門前。
蘇宸卸了重甲,只穿月白戰袍,袖口還殘留一點墨漬,走出帥帳,派人召來三位姑娘,要帶她們溜達一下散散心。
孟羽彤仍是一身淡青儒衫,玉簪束髮,眉目如畫,灑脫飄逸。
彭菁菁也是男子裝束,腰懸短劍,身材高挑,膚白貌美,夕陽把她的笑映得格外鮮亮。
永慶公主襦裙淡雅,碧綾披帛,有傾城之姿,低頭時耳墜輕晃,像一泓春水被風驚動。
這三女之中,兩個是蘇宸的嬌妻,一位屬於未婚妻,所以,都是很親近的關係。
只是永慶跟蘇宸只是口頭的協議婚約,還沒有那麼多感情,至少蘇宸對永慶並不算了解,但永慶卻依舊喜歡了蘇宸多年,從小就背誦他是詩文,看他的俠義小說,聽到他諸多傳奇經歷,屬於夢中的男神。
所以,永慶跟在蘇宸的身邊,一直有種恍如做夢之感。
四人沿營外緩坡而上,遠處那座天下第一雄城在暮色裡漸漸亮起萬點燈火,宛如銀河傾落人間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