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定南北朝

第97章 大魏好岳父(求訂閱)

爾朱世承看了文質彬彬、弱不勝衣的衛鉉一眼,又向爾朱英娥說道:“我不信?”

衛鉉眼見爾朱英娥躍躍欲試,好像要加上賭注,連忙說道:“我內修道家吐納術、外練道家和上古殺人技,最擅長的個人戰技是以傷搏命,我的路數十分陰損歹毒。”

“你會吐納術?”爾朱世承動容道。

衛鉉點頭道:“會是會,可是我學藝不精,做不到收放自如。一旦比起來,想留手都難。還是不要比了為好。”

這可不是客套話,他那幾個師兄是因為有著碾壓性的優勢,才敢讓他盡力而為;如果換成旗鼓相當的師兄弟,雙方都不敢放手一搏,以免傷到彼此。

爾朱世承雖然沒有學過“內家”功夫,可他知道那玩意十分可怕。自己收不了手的話,練內家功夫的人頂多吃些皮肉之苦,如果對方收不了手,自己肯定玩完。眼見衛鉉說得十分鄭重,不像是騙人,他立刻止住了比武的念頭。轉而渴望的問道:“可不可以教教我?”

“沒問題。”衛鉉毫不猶豫的答應了。

其實吐納術先秦即有,有些類似武俠小說裡的內功氣功,但是遠遠不如內功氣功匪夷所思,只不過武俠小說有兩點說得非常對,一是各家各派敝帚自珍,寧可失傳也不願教給外人。

二是吐納術極難修練成功,如果沒有過人天賦和耐心、毅力,即便擁有完整的法門、完整的前輩心得,也練不出什麼名堂,這也是吐納術慢慢失傳的最主要的原因;搞到現在,便是拿出真法門,也沒人相信。

“算了算了,不比就不比,沒必要騙我。”爾朱世承知道持有內家功夫的人,將法門看得比命還重,他看到衛鉉答得這麼爽快,反而不信衛鉉會吐納術,不過比武的念頭也沒有了。

“……”衛鉉聞言無語,他的確是說實話,如果爾朱世承想學,也願意教,可對方完全不信,這種情況下,即便把全套法門寫出來,估計也被爾朱世承扔進火堆。

看樣子,以後只能傳給天真無邪、心無雜念的孩童了。

“將軍,這是大都督從寧武關傳來的急信。請您查閱。”就在此刻,一名親衛步入帳中,雙手將一封厚厚的書信交給衛鉉。

衛鉉見信上印泥完整,又看到信封上面蓋有“加急”二字的印章,立刻拆信觀看。

爾朱英娥與衛鉉同坐一席,看到放到一邊的信封上有“加急”二字,衛鉉卻是呆若木雞、久久不言。她關心情切,忍不住問道:“衛郎,阿耶所言何事?”

衛鉉定下心神,說道:“大都督說了幾件事,第一件事是他認了你那義兄,讓我們將尉氏一家請到晉陽好生‘照料’。還好我們將他們一家人‘請’了來,倒也不用派人返回肆州城。”

爾朱英娥一直擔心父親不高興,聞聽此話,不禁放下心來,繼而又問道:“還有呢?我阿耶回來了麼?”

“第二件事大都督率軍南下汾州,將與叱列延慶將軍、彥伯將軍一起對付費也頭牧子。”衛鉉也沒有賣弄關子,將信上內容一併說了:“第三件事,大都督早先和元刺史(元天穆)聯名為我上疏表功,請朝廷冊封我為上黨郡太守……”

“衛郎,成了麼?”爾朱英娥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。

“成了。”衛鉉將信箋遞給了爾朱英娥,說道:“信箋裡夾著元刺史發給大都督的急信,元刺史說皇帝和太后、朝廷諸公考慮到天下紛亂,要用大力褒獎有功之將的方式來振奮軍心,而我謀劃斛律洛陽有大功、年紀又小,非常符合朝廷‘英雄出少年’的宣傳需要。此為其一。”

“其二、大都督與太原王氏達成了一樁交易,王遵業、王廣業、王季和等王氏要員只要成功舉薦我為上黨太守,大都督便不計較、不狀告王氏支援斛律洛陽造反之事。其三、大都督讓京城中人‘找’了太后的寵臣鄭儼、徐紇。”

“三者結合,於是朝廷任命我為上黨太守,正式任命已在路上。”

說到最後,衛鉉已經感動得無以復加。

在家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年代裡,名門世家和達官貴人為了維繫家族榮耀、為了讓家族進一步輝煌,哪怕有下縣縣令出現空缺,大家都會爭得頭破血流,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家子弟安排上去。然而身為一家之主爾朱榮費了這麼大的勁,竟然只是把一個外姓人推上太守之位,可見他把衛鉉放在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地位。

這種地位之高,甚至超出了爾朱家子弟。而且一下子就解決了衛鉉和新軍的困境。

身為受益者,衛鉉豈能不感動?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