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定南北朝

第99章 十羊九牧

晉陽城又名太原城,此城位於汾水以東、晉水以北。自春秋戰國以來,它先後作為趙國都城、秦太原郡治、漢初代國都、漢幷州治、曹魏幷州治、西晉太原國都、前秦都城、大魏幷州治。經過一代又一代改造、修建、修繕、擴建、改址,此城的城址終於定了下來。

如今的晉陽城是赫赫有名的雄城,全城周長約四十里,城內分為東、西、中三大部分,其中西城最大,幷州府、太原郡、晉陽縣的官署皆在此城。

午時剛過,飯後的幷州刺史元天穆又回到官署辦公。

他是平文帝拓跋鬱律之後、高涼神武王拓跋孤玄孫,不過他的曾祖輩因為不是嫡出,也就和現在的高涼王沒有什麼關係了。到了父親元長生,也不過是個遊擊將軍而已,如果再與現今的皇族對比,他已經和皇族沒有什麼血脈關係了。

在河東,元天穆也有屬於自己的勢力和軍隊,可他是爾朱榮拜兄,很多想法與爾朱榮殊途同歸,再加上他特別佩服爾朱榮,所以凡是爾朱榮的決定他就支援,凡是爾朱榮反對的,他就反對。一旦爾朱榮遇到麻煩,元天穆不僅出錢出兵幫助爾朱榮度過難關,還動用自己在洛陽的人脈為爾朱榮“保駕護航”。

爾朱榮也沒有虧待無條件支援自己的拜兄,不但把拜兄放到爾朱集團第二號位置之上,而且他最信任的人,也是拜兄。在他心目中,爾朱天光和叱列延慶、賀拔允、賀拔嶽等人,根本沒辦法和拜兄比。

搞到現在,他倆不僅是結拜兄弟,還是最親密的戰友。相互之間,向來是無條件相助、無條件信任。如果把此時的爾朱榮比作征戰天下的劉邦,那麼元天穆就是留守大後方的蕭何,其職責和使命之重、壓力之大,遠遠超過只管悶頭打仗的爾朱榮。

近來,元天穆很忙。

州郡的民生、農牧業、商業要他管;軍隊的糧餉,戰後獎勵撫卹、論功行賞也要他管,此外還要代替爾朱榮與太原王氏、朝廷博弈……很多時候,他都抱怨說“不幹了”;可是飯後不久、休息不久,又著實是放心不下,立刻又投入繁重、繁瑣的政務之中。

審查北方發來的賬目,元天穆向幷州官員們說道:“大都督在恆州繳獲頗豐,除開尚未點清的馬、牛、羊,還有很多金銀、銅鐵、藥材、皮革、藥材、駝毛等物……不久以後,就會一一運到晉陽。這些物資如果折算成錢,賬面上是夠今明兩年的用度了……”

迎著眾人驚喜的目光,元天穆卻沒有絲毫喜悅,他沉聲說道:“大家不要高興太早,賬也不能這麼算。因為底層官員和將士最缺少、最需要的是糧食,而不是價錢比糧食高的肉食,更不是金銀和銅錢。”

“如果某個官員要用兩石糧食來維持一家人生計,我們卻發他十幾二十斤肉、或者是一匹布、一張皮,那不是將他一家老少往死裡逼麼?所以當務之急,是想辦法把繳獲的物資變成實實在在的糧食、油鹽,然後按鬥、按石發放。”

說著,目光看向了默不作聲的太原郡太守王椿:“此事,就拜託王太守了,希望王太守多多費心。”

元天穆和爾朱榮這些年配合無間、心意相通,在收到爾朱榮決定與王氏妥協和交易信件時,不禁拍案叫絕、讚不絕口。他與王氏談判的時候,除了要求王遵業等人舉薦衛鉉為上黨郡太守以外,還根據當前之急,達成了六十五萬石糧食的交易。

王氏這種家大業大的龐然大物,爭的是長長久久,不怎麼在意一時得失、一時成敗。王氏這一次吃了大虧,在談判時處於絕對劣勢,只想息事寧人,更不願態勢擴大;而元天穆又是按商業的規則來購糧,自無不允之理;至於此次吃的虧,下次找回便是。(注1)

“刺史既有吩咐,下官立刻照辦。”王椿站起身來,肅然拱手道:“請刺史放心,哪怕是變,下官也將糧食變出來。”

“好,辛苦王太守了。”元天穆忍著噁心,轉而向眾人說道:“春糧即將收割,接下來都要忙活這事兒,不能有絲毫懈怠之心。”

“此事關係重大,焉敢輕忽?下官/卑職這便告辭。”

打發走一干文官,元天穆使人將幷州戶曹、倉曹、功曹、度支曹、金部曹、庫部曹等三十六個“曹”及其副手一併召來。先令主管錢糧、裝備的眾多個“曹”將糧草運往受陽。(注2)

他這一次也是發了狠,為了能夠儘快打贏喪心病狂、狗一樣的費也頭牧子,把能用的兵力、能糧草都用上了。

等到這些“曹”接下命令,回到原位。元天穆又向主管軍器的人說道:“爾等下去以後,務必讓工匠全力趕製箭矢、弓弦、鎧甲、皮甲、戰刀、帳篷、繩索等軍事用物。”

“刺史,非是卑職不盡力。而是前方戰場之上,武器裝備消耗損耗極快。尤其是箭矢,已經所剩無幾了。哪怕工匠沒日沒夜打製,也趕不上。”一名官員為難的說道。

“你們的難處我能理解。可這是你們職責所在,不能事事依賴我,否則的話,要你們何用?我希望你們以後說到難處的同時,附上解決的困難的良方。”元天穆掃視了眾人一眼,冷冷的說道:“我大魏冗官冗吏十分嚴重,無論是中樞還是地方,都是十羊九牧。別的地方,我們管不著,但是在河東北道四州,我與大都督可以管、有權管。我今天就與你們交個底……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