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定南北朝

第95章 練兵亦練將(求首訂)

衛鉉等人原打算在肆州、幷州各挑一千五百名強兵,以湊滿新軍一萬人的名額,但是肆州作為爾朱家的大本營,境內的好兵早已加入爾朱榮嫡系軍,剩下的青壯還不如被淘汰的恆州籍士兵。衛鉉得知此訊,乾脆放棄了募兵的打算,他和賀拔允、費穆、爾朱襲告別以後,率軍浩浩蕩蕩南下幷州。

新軍南下之路,也是一場訓練之旅。

篩選而出的七千名士兵是名副其實的十里挑一,甚至說三十挑一、五十挑一也不為過,但是想要把他們凝聚統一的戰鬥力,還需不斷訓練。

由於個人作用在戰場上的作用不大,再加上職業兵少、訓練成本大……所以軍中的訓練專案多數是多兵種配合的戰陣之術、單兵種的殺敵技巧以及相互之間的默契配合,針對個人力量的訓練專案極少。

衛鉉已有的訓練專案之上加重了個人力量的訓練:比如說“連續立定跳遠”和“蛙跳”、“障礙跳”是集彈跳、爆發力、靈敏度、身體的協調性等素質於一體的訓練方式。人們跳躍時,臀部肌和腿部肌肉處於繃緊的狀態;長期堅持下來,讓士兵在戰場上可以擁有瞬間置敵於死地爆發力和靈敏度。

“俯臥撐”和“仰臥起坐”主要是提高手臂、胸部、腰背和腹部肌肉的力量。臂力一旦得到加強,弓弩兵連續射擊的次數就會得到增加;騎兵的擊刺次數和穿刺深度、刀盾兵的砍劈次數和砍劈深度也有明顯加強……長矛兵等兵種也是如此。

至於每天的作訓計劃,暫時是早晚各來一百個蛙跳、仰臥起坐、俯臥撐;這般邊走邊訓的去到晉陽營地,將士們也熟悉和適應這些訓練專案了;到那時,再加大訓練力度也不遲。而每天的行軍就是一場負重越野,倒是不用刻意增加。

行軍兩天,新軍來到一百三十多里外的陽曲縣。

陽曲縣隸屬於肆州,地處“忻定盆地”和“太原盆地”之脊樑地帶,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南部低平,南抵幷州太原郡、北接肆州新興郡,因為它是太原北部屏障,故而有太原之北大門、“三晉首邑”之名。

爾朱榮鑑於陽曲縣的戰略地位太過重要,長期在此部署一千精騎、一千精銳步兵,並且讓堂弟爾朱世承以縣尉之職統御。

申時初,新軍已至縣城西南方二十多里的石嶺關。石嶺關建在系舟山一處關隘埡口,它東靠小五臺、西連官帽山,山勢峻險,關隘雄壯。此關與西邊的赤塘關一山兩擔、呈“犄角”之勢。此兩關軍事地位相當,無論是南方攻北方、還是北方攻打南方,勝可並進,敗可互應,堪稱是太原北大門裡最重要的兩道小門。

大軍沒有入關休息,而是在關外擇地紮營。這一次與對敵不同,地形又狹窄不平,衛鉉便用“攏槍紮營法”佈下六合行軍大營。

此紮營法先用扎馬槍、鹿角建一個方方正正的寨牆,以防騎兵衝營,再在內側立一道塗滿泥巴的木柵欄牆;木柵欄之後立有士兵駐守的哨塔、箭塔。裡面計程車兵營地一分為七,六邊形也似的六個兵營將中軍大營拱衛在中間。

待到中軍大帳紮下,衛鉉安排好七鎮士兵駐地,已是申酉之交(17時左右),眼見時間還早,衛鉉便在帳中思考新軍的出路。

對於此軍的未來,他也想過很多次。此軍最大的難處並不是此後的訓練,也不是軍中缺少精良武器裝備,而是供養困難——

爾朱榮勢成之前,朝廷分擔了爾朱軍大部分開支,此後,朝廷未免養虎為患,便斷了供給。而戰後的河東北道四州一片狼藉,爾朱榮此時連原有的職業軍都難養,哪有富餘錢糧將新軍打造成一支鐵血雄師?

而爾朱氏盤踞朔、恆、肆、並四州,擁兵四五萬(職業兵),看似如日中天、不可一世,但如果不能佔據河東全境,那麼時日一長,也只有敗亡一途,其原因就是經濟跟不上。

朝廷那些精明人也知道爾朱氏的劣勢所在,於是他們在晉州平陽郡、北絳郡部署了重兵,溝通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的雀鼠谷南端也加強了防禦,同時也默許和縱容費也頭牧子據汾州而自立,從而令當初的叛軍、現在的爾朱榮無法南下佔領富庶的臨汾盆地、運城盆地。

爾朱榮平叛之時為了籠絡軍心,也默許士兵在幷州一些地方燒殺劫掠、焚燬城鎮。如今回頭來看,這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嚴重錯誤。幷州軍民現在也知道爾朱軍是什麼貨色,因此採取了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”,對爾朱軍甚為反感,令爾朱軍在幷州舉步維艱,而晉陽鄉兵不願加入爾朱榮為主導的新軍,也有這方面的因素。

南方的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不能攻打,否則便失去了大義,成為人人喊打的反賊;爾朱榮現在能做的就是往左右兩側發展了:一方面是打著平叛的旗號,從肆州和幷州佔領汾州,然後繞過呂梁山山脈,進入臨汾盆地。

另一方面就是向東南方進軍,先是以朝廷授予的名義和權力把不受控制的長治盆地、晉城盆地納入手中,接著把勢力推向黃河北岸;之後迂迴向西,佔領運城盆地。完成了這一步,配合北方的幷州軍、西方的汾州軍,包抄臨汾盆地。

這個迂迴之法也符合當前的爾朱榮,只要把河東全境納入勢力範圍,困擾和制約爾朱榮的糧草、金銀唾手可得,如此潛力經營一兩年時間,無論往西方的關中進軍,還是向東邊的河北/進軍,爾朱榮就能佔據大魏王朝的半壁江山。至於黃河以南的伊洛平原,既有朝廷主力大軍坐鎮,洛陽又是各大政治勢力其中之地,如果過早捲入進去,反而不美。

對於陷入無錢糧困境的衛鉉來說以,朝廷肯定是指望不了,而爾朱榮出錢糧卻有心而無力,他自己又不能帶兵去搶,只能把目光放在晉地各郡,看哪個郡富饒有錢。而最終相中的便是晉東南的長治盆地,若能進入其中,新軍的困境將迎刃而解,同時也能解決爾朱榮目前所存在的問題,為日後的南下黃河北岸、迂迴向西奠定一個良好基礎。

但衛鉉不是爾朱榮,無法替爾朱榮決定。可守株待兔畢竟不是他的風格,既然這個迂迴之法利於爾朱榮、利於自身,豈能錯過?

念及於此,衛鉉決定給爾朱榮書信一封,為了加強說服力,便取出晉地地圖觀看,準備從中找出說服爾朱榮的有力例證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