斛律金心下了然,暗道一聲“高明”:大家都知道首功屬於衛鉉,透過爾朱榮昨天的態度來看,他一定上表朝廷、一定給衛鉉爭到應得封賞。
賀拔嶽這麼說,分明就是慷他們之慨,當面賣個人情給衛鉉。
心念電轉之間,於是他也大大咧咧的啟齒“憨笑”,甕聲甕氣的說道:“衛將軍冒著被亂箭射殺的風險、單人獨馬說降樓震的勇氣,可不是什麼人都做得了的,比如說末將,末將就沒有這等膽魄,也正是因為末將自問自己不敢做,故而特別佩服衛將軍,如果大都督沒有從重封賞,末將第一個不服。”
侯淵從旁湊趣:“大都督,賀拔將軍、斛律將軍把末將要說的話都說了,所以,末將只能說‘末將附議’。”
“大都督,末將附議。”
“大都督,下官附議。”
“……”
將官們十分激動、紛紛表態,好像爾朱榮只要說上一個“不”字,就跟他似的。甚至就是萬分不爽的奚毅也是這般。
“……”
衛鉉聽著一道道慷慨激昂聲音、看著一張張激動面孔,頓時歎為觀止;他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,那就是“一群影帝同臺飆戲,全都沒有表演痕跡。”
“哈哈哈哈……”爾朱榮開懷大笑,他眯著雙眼、意味深長的掃視一週,而後將目光停留在衛鉉身上:“我也只能說‘如果朝廷沒有從重封賞,我第一個不服’。以衛將軍之功,少說也有一個郡公之爵。”
大魏爵位制上尊周禮、下循兩晉,設有王、開國郡公、散公、侯、散侯、伯、散伯、子、散子、男、散男十一等。其中散公、散侯、散伯、散子、散男是徹頭徹尾的虛封,並沒有食邑之實,不能用以爵邑封賞、也沒有薪資俸祿,有點類似一等功、二等功等等榮譽稱號。
除此以外,擁有爵位的官員從開國皇帝拓跋珪開始就已經氾濫成災了,曾經一口氣就封了十個王爵、二十二個公爵、七十九個侯爵、一百多個侯爵、一百三十個子爵……這便導致大魏爵位一直沒有什麼含金量。
當然不是說拓跋珪亂搞、亂封,他主要還是從招賢納士、收攬人心考慮,畢竟天下尚未統一,如果他不大方一點,誰願意為他征戰天下?誰願意為他賣命?
此後的幾代皇帝也是這麼封,使得爵官進一步氾濫。當時間來現在這種亂世,爵位已經普普通通、平平無奇,再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東西。
衛鉉通曉箇中門道,爾朱榮如果為他爭取,別說是區區一個郡公了,即便是國公、縣王,朝廷都有可能封下來。只不過這種郡公、國公、縣王,全都不如縣令、縣尉實在。
爾朱榮也只是說笑,豈能委屈了衛鉉?
實際上,他早已物色好一個實職,只不過還要好生謀劃才行;至於爵位,有則更好、無則也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