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定南北朝

第40章 韓軌效忠

“喏。”眾人陸續退走。

“恭喜幢主。”待眾人退走,留下的韓軌微笑恭賀。他一開始因爾朱英娥之故,十分的配合。可後來,卻慢慢被衛鉉這個人所吸引,此時見到衛鉉升得這麼快,直覺自己沒有看錯人,而跟隨衛鉉的想法愈發堅定了。

“客氣了。”衛鉉前世當史書是課外讀物、小說,讀將起來,向是囫圇吞棗,故而對“冷僻”的南北朝所知不多;可畢竟多少記住一些大事件、名人事蹟。經過這段時日絞盡腦汁的回顧,發現梗陽縣令厙狄幹、副幢主韓軌竟然是高歡元勳之一。甚至連詩文會第二名蔡俊、第三名竇泰也是。

而第四名王思政便是王佑的長子,王思政不僅是史上名帥、防守大師,還是空城計真正的執行人。史上的邙山戰役結束以後,宇文泰慘敗;關鍵時刻,王思政在弘農大擺空城計,嚇退了大舉追擊的高歡軍。

史書記載未必為真,頗有些錯漏隱筆,可是比起只存於演義、傳說裡的諸葛亮空城計,卻是可信多了。

而今,王思政只是十多歲的小夥子,還跟在父親身邊歷練。可他們父子終究是王氏族人,就衛鉉目前這鳥樣子,哪有資格提及“拉攏”二字?

所以就目前來說,也只有禮貌有加的韓軌可以拉攏了;眼見韓軌喜形於色,由衷為自己高興。於是衛鉉便透了個底:“今次收穫良多,除了武毅將軍以外,大都督另外冊封我為都督府參軍事,並且給了一項任務。接下來幾天,我要根據當前官制,擬出一份與都督府官制有關的策論。本幢軍務,便由你來打理。”

聽完衛鉉所言,韓軌擔憂的說道:“幢主,此等策論向是受人厭惡,你如今入了大都督之眼,當交好左右為妙,貿然寫此策論,怕是吃力不討好。”

衛鉉讓劉朝出去把風,這才向韓軌說道:“此份策論看似樹敵,可世事無絕對,只要契機一到,壞事也能變成好事。”

韓軌默然半晌,凝聲詢問:“不知是何契機?”

“契機就是大都督。”衛鉉想收服韓軌為己用,且其胸有大志、謙恭自處、才智過人,自也不會隱瞞:“大都督此前似乎意識不到自己底子薄、似乎對朝廷還抱有一線希望,其心態也是將領之心,所以每攻下一地便交出一地,其所收復的朔州、恆州已然落入他人之手,便是作為根基所在的肆州刺史也是外人。經方才一番對話,他和一干心腹已然明白自身若不轉變,將會一無所有。”

“因為幢主吧?”韓軌想不到衛鉉還有此等本事,頓時又驚又喜。

衛鉉點了點頭,說道:“大都督已有雄主之心,想要把受其管轄的朔州、恆州、肆州、幷州打造成鐵桶江山。然而當今各地共有三個班子:一為都督府、二為朝廷任命官員、三為地方名門。三者各帶一群佐官,從不思恢復民生、安定人心,只會魚肉百姓、打架鬥狠。於是大都督令我編寫一套行之有效的章程,以便裁汰冗官、清除異己、治理地方、收攏民心。”

韓軌鄭重起身,一禮及地:“幢主推心置腹、開心見誠,卑職不勝感激,定當全力效命。幢主且放寬心書寫策論;軍中事,自有卑職看顧。”

也不怪韓軌如此激動和喜悅,因為衛鉉的升官不僅與他本人有關,也與韓軌前程際遇有莫大關係。

時下州、郡、縣官員自主性極強,州郡縣佐官多為主官自行募集,這便導致佐官與主官關係密切有加,派系烙印和個人仕途的依附極強。如果主官得以晉升,一般都會帶著優秀佐官赴任。如果遭到罷免,佐官團自行解散。

正如衛鉉,他至今還是外編人士,組織關係不在大魏朝廷,即使有幢主、武毅將軍之職,也不是正式官員。

此種用人方式,既是人才儲備不足所致,同時也是因為山高路遠、交通不便所致,朝廷就算要加強集權,也沒有那麼多基層人才。而人才,也不可能為了一年幾石祿米、去到數萬裡之外當個沒前途的小吏。

衛鉉如今成了爾朱榮佐吏,前途際遇是好是壞,由爾朱榮說了算。而韓軌則是衛鉉的佐吏,兩人關係如同前者。

聽著韓軌效忠也似的話,衛鉉心中大喜,上前將其扶起,鄭重承諾道:“衛某若是有了富貴一天,誓不相忘。”

韓軌就勢而起,又是一禮,重重的說道:“定有那一天,而且很快。”

與衛鉉本人相比,韓軌其實更加看好已然能夠影響爾朱榮的衛鉉。等到較為完美的策論問世,都督府高位必有衛鉉一席。

此時要是沒有明確表示,日後就晚了。

就在這時,劉朝大步而來,在門口拱手道:“幢主,門外來了一旅勁卒,蕩逆將軍念賢說是奉大都督之命,率軍前來護衛幢主周全。”

聞聽此言,韓軌越是覺得自己選擇沒錯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