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定南北朝

第412章 形勢大好

“吾乃朱昌符,來者可是衛都督?”來見衛鉉的人竟然是叛軍前鋒主將朱昌符,他牽在既定的地方遠遠抱拳打招呼。

衛鉉和朱昌符兩人各帶五十騎,中間的距離也比較遠。

其實按照衛鉉的西部是想和朱昌符直接面談的,但是到了這個地位,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任性,哪怕是個人武力再利害,身邊的文武也不會輕易讓你隻身涉險。

對面的朱昌符同樣戒備有加,甚至更加誇張。一隊親兵各執大盾於前,後面備有幾匹戰馬,左右還有準備隨時攔截親兵,陣仗之大讓場面有些滑稽。

衛鉉高聲道:“在下正是衛鉉,朱將軍主動前來見面,衛某甚為欣喜。杜洛周、葛榮勢力將亡,朱將軍要是就此罷兵,迴歸正朔,豈不美哉?”

“衛都督文武雙全,乃是當今名帥名臣,當知朝廷腐朽殘暴、迫害忠良,軍政上下賣官鬻爵成風。杜大都督的所做所為,又有哪一樁哪一件不是為百姓著想?衛都督愛民如子,本該和與大都督同氣連枝,共抗暴政,焉何為這種賞罰不明、朝廷效力?不如雙方同心協力,推翻暴政,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?”朱昌符亦是高聲道:

“自太后重掌朝政以來,一直改變大魏頹勢、努力打擊貪官汙吏,今之司州、兗州等地,上下歸心。反之,杜洛周本人固然節衣縮食、不拿百姓一針一線,可麾下諸將每到一個地方,總是放縱士兵,與土匪流寇又有什麼分別?我看朱將軍也是明智之人,為這種人殉葬,實屬不智。”衛鉉認可杜洛周的理念,也知道杜洛周的確很好的約束了自己嫡系,可是帶兵投奔他的將領、酋長實在太多,這些人及其麾下將士根本就不聽杜洛周那一套。

畢竟在那些人看來,自己造反就是謀財、謀前程,若不搶光、殺光、燒光,還叫造反麼?

杜洛周勢力跟翟讓為主瓦崗寨十分相像,翟讓時期的瓦崗寨就是小富即安、得過且過、為非作歹的德性,他們只管享受眼前,完全不計後果。杜洛周前兩年如果像李密那樣大刀闊斧的改革,並且以正統的長遠目光殲滅為禍鄉里的邪惡勢力,而不是不分好壞的盡數吸收,說不準真能走出一條光明大道。

現如今,杜洛周被打得抱頭鼠竄,只有一個營州完整。而朱昌符竟然想要說降自己,當真是可笑之極、荒謬之極。

朱昌符聽罷,沉聲道:“衛都督,朱某此來,無關他人。”

“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,如果朱將軍只有這些話,便請回吧!改日,我們在戰場上見分曉。”衛鉉大失所望,他以為朱昌符是代表任褒前來投降,看來並不是,同時也失去談下去的興致了。

看到衛鉉轉身離開,朱昌符愣了愣,忽然跪在了地上,大聲道:“衛都督請留步。”

衛鉉回頭一看,愕然的問道:“朱將軍這是何意?”

“我等願降。”朱昌符臉露苦澀之色。他和任褒已經意識到自己陷入敵軍包圍之中,打肯定是打不過的;而杜洛周又是大勢已去,於是他們便有了投降之心。此前那些話不過是這談判前的託詞,要是衛鉉再勸幾句、承諾幾句,他就順坡下驢了;不料衛鉉這麼沒有耐心,竟然說走就走。

衛鉉深深的看了朱昌符一眼,心裡大致猜出對方的用意了,微笑道:“這是朱將軍的意思,還是任將軍的意思?亦或是你二人的決定?”

“稟都督,此乃我們共同決定。”朱昌符這回老實了。

“果真?”衛鉉心中大喜。他也不想打,既然敵軍主動投降,那是再好不過了。不過朱昌符要是一開始就是坦誠的直接投降,他會十分歡迎,現在嘛,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“不假。”朱昌符長長的嘆了一口氣,他也不敢談條件了,說道:“我等只想活得一命,都督能否恩准?”

“我同意了,也不會動你們的家人家財。”衛鉉點了點頭,繼續說道:“但是我有個條件。”

事情到了這步田地,而衛鉉的承諾又比較豐厚,朱昌符想了想,行禮道:“都督請講。”

“朱將軍起來吧。”衛鉉看著他,重重的說道:“我要你們將軍營交給崔楷,你們明日午時率軍來此投降。你們麾下三萬將士不許攜帶兵器、不許身著鎧甲,能否做到?”

朱昌符和任褒的大營就四十多里外,他想了想,起身道:“小事爾,罪將明日午時就會率軍來此。”

衛鉉展顏道:“只要你們說到做到,我不會虧待你們,定向朝廷舉薦一番。”

“多謝都督。”朱昌符要的就是這句話。

寒暄一番,便帶著親兵離開。

“主公,朱昌符可信麼?”扮作親兵的石忠問道。

一旁的劉朝聽罷,也將目光看向衛鉉。

“可不可信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崔楷已經斬了他們的退路,使他們無法退回肥如城。他們顯然也意識到了自身的險境,這才有此決定。”衛鉉沉吟半晌,又道:“他們的三萬大軍除了朱昌符手中五千騎,餘者皆是步卒。就算是南下投奔葛榮,也會淪為我軍獵物,所以投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。況且他們就算出爾反爾,明日午後向東進軍便是了。”

石忠、劉朝聽到最後,盡皆默然點頭。若敵軍真心投降,那是最好不過;若是反悔,也不影響既定的計劃,大不了打上一場便是了。

次日正午,任褒、朱昌符如約而至,身後三萬大軍也是赤手空拳。

衛鉉令人接管三萬大軍,然後在中軍大帳接見任褒、朱昌符為首的三十多名高階將領,他看向忐忑不安的眾人,微笑道:“諸位為了保護地方百姓,不得不在杜洛周麾下忍辱負重、臥薪嚐膽。如今平安歸來,實乃天大幸事。”

“多謝都督解理。”任褒、朱昌符明知不是這麼回事,可是聽得格外順耳。尤其是衛鉉將他們定義為忍辱負重、臥薪嚐膽的角色以後,他們一下子就從賊將變成了庇護百姓的義士;這對大家的前程、仕途來說,有著難以想象的威力。一個個順勢道謝,好像自己真的是愛民如子的義士一樣。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