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
沈伯昭把名單報上去之後,上面果然選了蔣鬱東。
他更驚訝:這麼看起來,叫他籌備這個公司,其實是在為蔣鬱東鋪路?
也可以換種說法,不管誰來領銜籌備小組,最後都是蔣鬱東當經理。
回想一下,那天籌備小組開會,蔣鬱東也在場。
當時沈伯昭還奇怪,現在才明白其中奧秘。
難道從頭至尾,他都只是一枚棋子。
什麼給他挖坑,想要考驗他,都是他想多了。
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了。
上面指定他為籌備組組長,是因為看重他善於察言觀色,一定會領會上面的意思。
再退一步想想,如果他當時沒有按照程時說的,讓大家匿名投票,沒有把蔣鬱東的名字提交上去。
上面會不會認為他辦事不力呢?
想清楚了這些事,沈伯昭索性直接讓蔣鬱東來確認副經理人選。
接來下檢測公司的其他人員任免,就都是正副經理的職權了。
他不方便也沒有必要插手了。
至此,他就算是功成身退,繼續做領導秘書去了。
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公司就是“排雷兵”。
蔣鬱東能不能坐穩這個位置,全身而退還未可知。
整個向東市的所有企事業單位都把視線從沈伯昭移到了蔣鬱東身上。
只是大家又再次被震驚。
市委給蔣鬱東的權力是可以調動市裡的一切資源,所有人必須配合。
沈伯昭聽得背後寒毛直豎:這更從側面說明了蔣鬱東的來頭不小。
什麼選調都是掩人耳目的。
向東市只是蔣鬱東的一個小跳板。
這個蔣鬱東,到底是什麼來頭?
蔣鬱東一上來,先搞了個專家名錄,把市裡所有跟壓力容器相關專業的專家全部列了出來。
公司對專家採用聘用制,按月發工資,享受各種津貼。
名單隨時可能變動。
為了方便聯絡,每個人配一個當下最流行的BB機。
光這一點,就可以看出蔣鬱東的權利有多大了。
雖然這幾年BB機相對之前便宜了一些,可是大部分部門都沒資金給每個人配。
程時赫然在列,而且位於機械專家的第二。
程時看到這個名單,琢磨了很久。
因為這個名單第一個是現在最有權威的專家。
從第二個開始,卻都是比較年輕的,各專業的未來領頭羊。
蔣鬱東這麼列名單,表明是要用年輕人。
為了照顧老專家的面子,做出了一點點讓步,卻又不屑於費太多精神,把每個老專家都照顧到,所以只把年紀最大最有資歷的提做組長就拉倒。
難道蔣鬱東也是重生的?
不然怎麼會這麼清楚這些人的底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