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東漢,開局公孫度

第14章 讒言

就在公孫度與閆信在陽光下密謀之時,遠處黑煙升起之處正在發生一場短促而激烈的廝殺。

身著短衣,頭戴幘巾的兩夥私兵狹路相逢,當街便動起手來,一時間刀矛橫飛,血灑長街。

雙方交手的人雖然不多,但都是不要命的死士,事後的死傷卻不小,血肉橫飛的場面再一次刺激著洛陽市民的神經,一時間行人遠避,商戶居民緊鎖房門,真以為洛陽再次遭難。

直到控制洛陽城的涼州兵士抵達,雙方才互相對視一眼,恨恨的離開。

永和裡,太尉府

“啪!”董卓將手裡的器物一擲,那物什劃過一條弧線,與地面接觸,發出鏗鏘之音,赫然是一件造型精美的銅器。

“他們真不將我董卓放在眼裡嗎?當街火拼,死傷枕藉,這讓洛陽百姓,這讓天下人如何看我?”

“那些高門大姓,成日裡爭權鬥狠,只為些門戶私計!”

“啪!”董卓越想越怒,狠狠拍了下桌案,巨力之下竟然將之拍裂了,上邊的文牘書簡撒了滿屋,一時間屋內人人低頭,束手噤聲,唯恐被暴怒的董卓抓到錯處,一番處置丟了性命。

中平六年的洛陽,即便董卓帶兵威壓全城,可那也只是名義上的壓制,城中各懷心事的世族豪強可真是不少。

東漢的地域之分特別嚴重,士人即便已經擔任了三公之位,任上也一定以家鄉人為主選拔人才,美其名內舉不避親。

此後變成了慣例,提拔照顧鄉黨,成為了社會上一種深入骨髓的默契,朝堂上由此也形成了以地域劃分的各派勢力。

然而,人的意識一般都是遠遠落後社會現實的。

當前的洛陽城裡,沒有人會知道董卓會幹出遷都長安這樣離譜的事情,因為,歷史的經驗告訴他們不必為此擔心。

以軍力威壓洛陽的人在歷史上為數不少,梁冀幹過、竇武幹過、何進也幹過,可是他們最終都隨風而去,這座城市裡永遠屹立的,只能,也只會是士族。

現如今城中三方角力,一方是以董卓為代表的涼州系,手中有精銳的涼州兵馬,加上剛剛吞併的幷州軍,實力最強。

一方是以楊彪、王允為代表是幷州系,幷州本就是士族扎堆的地方,楊氏善於施恩於下,更是籠絡了大群的中底層官員,實力不容小覷。

況且,王允自從看到了董卓的強勢,意識到了兵馬的重要性,悄悄與同為幷州人的呂布搭上了線,可以說,幷州系的實力在水面下是隱隱超過了董卓的。

另一方則就是以袁隗為代表的河北繫了,先帝是河北人,故而河北士人在先帝在位期間得到了大量的升遷,袁家四世三公,積累了大量的人脈,袁隗坐鎮洛陽,家族子弟袁紹、袁術在外呼應,聲勢乃是最強。

每一次這些人在洛陽城中旁若無人的廝殺,就會讓董卓的手心發癢,想要拔刀將這些國之蛀蟲一一斬殺。

但那是下下之策,這會兒的董卓還將自己當作拯救大漢的忠臣呢,自然不會做那破罐破摔之舉。

恰在這時,李儒掀簾而入,瞅見了地上變形的銅器以及四處亂撒的文牘。

只見他笑呵呵上前,揮揮手,將屋內的幕僚、下人統統打發出去。

眾人見到李儒進門揮手,董卓眯眼點頭,皆是鬆了口氣,路過其人時都投去感激的目光。

“主公莫怒,那兩家爭鬥,吾等穩坐岸上,豈不是坐收漁翁之利啊。”

李儒笑著說道,蹲下身子將地上的書簡一一拾起,放到一旁的架子上。

“呼!”董卓恨恨甩了下袖子,領了李儒的勸解,只是心中的怒氣未散,坐了下去,不想說話。

“呵呵,主公可知這一回,袁家與楊家的衝突緣由?”

“哦?莫非其中還有什麼故事?”董卓來了興趣,開口道。

“嗯,前幾日袁氏的部曲在楊家的勢力範圍,一處巷子裡被人殺了個乾淨。袁家氣勢洶洶去要個說法,楊家自然不甘示弱,就幹起了仗。”

“哦,聽你語氣,莫非其中另有緣故?”

“主公英明,呵呵,那處小巷的屍體本就是我涼州軍士發現的,後來發現是袁氏部曲,這才讓人彙報給他袁家的。本就想給兩家上點眼藥,沒想到真幹起來了。”

李儒再次笑出了聲,顯然這也在他的意料之外。

“你做的?快快說來!”董卓聞知經過,也笑了起來,挺起身子問道。

卻不料李儒連連擺手道:“非是屬下所為,軍中斥候前去勘查,回來彙報:部曲大部死於刀傷,少數死於馬弓,而且據其測算,行兇者只有一人,而且使用的是一把特製長刀。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