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東漢,開局公孫度

第103章 拉攏匠人

機械的魅力就在於此,它將那些需要重複的勞動,變成了一種純粹物質上的運動,減輕了勞動者的負擔。匠人們所擔心的尺寸問題,這些年輕匠人完全不在意,因為機床上有著帶刻度的模具,他們根本不用注意手下的木料尺寸是否正確,只要死死貼住模具邊緣即可。

沒有理會臺下人的言語,臺上的匠人按照他們這些日子已經形成肌肉記憶的動作,放料,進刀,退刀,一塊木料就那麼被加工完畢。

讓臺下的觀眾看得眼花繚亂,鋸床加工之後,木條又被送到不同的機床上加工,鑽床打孔,磨床打磨,銑床修正。

一番操作下來,顯露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塊塊一模一樣的零件,這些熟悉耬車構件的匠人,都知道那便是耬車的主要部件,耬車的腳。

“這才多長時間?這有二十多條耬車腳了吧!”有人驚歎器械的效率,湊著身子驚訝道。

“嘖嘖,真是浪費啊,那一塊大木板,能作好幾個案几了,沒想到用來做耬車的腳,我等做耬車都是用小料的,哪裡有這麼浪費!”有資深木匠感嘆道,為剛剛才被消滅的大木感到可惜。

“以後不同啦,你沒聽太守說嗎?這樣加工的首要條件,就是足夠的木料供給。”這位匠人顯然是個認真聽講的,而且他還給周圍同伴傳通道:“我聽東家說啊,如今太守在咱們遼東成立了什麼商社,各行各業放開限制,就比如伐木業已經明令放開啦,咱們以前木匠那種縮手縮腳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啦!”

“啥?放開啦?太守不遵守古往今來的慣例——春夏禁伐了?”有人聞言吃驚道。

“也不是完全放開,襄平周遭還是有所限制的,只是在大梁水的上游,遼水上游這些地區可以加大砍伐力度,只要不砍光,砍後記得補種樹苗就行。不過時間限制確實取消了,春夏也可以砍伐。”這人顯然對法令比較熟悉,條理清晰的回道。

“嘖嘖,太守如此行事,有傷天和啊,就不怕...”有人口中嘖嘖有聲,竟然對這種違逆祖宗的行為批判了起來。

“噤聲!”一旁的匠人立即將這人的嘴給捂住,不讓其大嘴巴繼續講吓去,暗罵這廝不知道這是何處嗎?敢在太守府說太守壞話?不想活了?

“嘶,你們看,耬車的其他零件加工也好快!以這樣的速度,恐怕遼東用不了多久就不缺耬車了吧?”有人眼睛還盯著臺上的動作,深吸口涼氣感嘆道。

“怕是如此,就是看這臺上的什麼機床,看模樣如此金貴,恐怕也不是能立刻推廣的吧?”有人注意到了機械加工的弊端,那便是前期投入大,需要購置器械這種高消費。

“哎,恐怕要讓你失望了,我是崔家造船的匠人,崔家前幾日就裝了這機器啦!唔,是一臺什麼鋸床,冬季用人力和畜力推動,待河面冰消之後,便可利用水力進行木材的切割,那可比人力拉鋸快多啦!我當初還在奇怪這機器的來路呢?沒想到在太守府看到了。”有來自崔家商社的船匠出言道。

“這麼說,器械製造是以後的趨勢了?”有人像是在確認一般,發出疑問。

沒人回答,眾人以沉默回答了這位仁兄,沒有匠人願意面對不確定的未來,但是沒有人敢於漠視這種器械的效率,也都承認器械制器是未來的趨勢。

匠人們從一開始內心帶著排斥觀看臺上匠人的操作,到慢慢驚訝機械的效率,到最後完全拜倒在機械的偉力之下,僅僅是一個時辰之內而已。

“你們說,太守叫大家來此為何?總不能是給咱們一個下馬威吧?”有人望著臺上的匠人開始組裝耬車了,向左右問道。

“等吧,太守不是一直提倡公平,說什麼勞者獲其利嗎?咱們匠人都是勞者,自然應當有咱們的利。”有人倒是老神在在,神態悠然,用著公孫度的話語回道。“若是沒有咱們的利,那也好啊,早點死心當咱們的匠奴,犯不著熱臉貼冷屁股。”

“.....”空氣一下子凝滯了下來,匠人們沒有接話,可是心中都還是同意的,公孫度上任以來,大動作不斷:

屠滅豪強,分地於小農,算是得罪了士人階層,而結好了農民階層。

組建商社,放開商業限制,算是與商人豪強建立了利益同盟。

可是士農工商的工呢?即便他表現出了對工匠的親善,可是還沒有任何有利於匠人的政策或者法令出臺,工匠對他只有期望,還沒有敬服。

杜期在人群中聽到這些匠人的話語,暗自搖頭,這些傢伙幹手藝活幹傻了,竟敢在上位者面前說出這種話。

公孫度在場的話,就絕不會這麼想,這些人便是與他前世一般,典型的工科生思維了。

無論哪個時代,有技術傍身的,自有一分驕傲在的,他們往往善於實操,而怯於交際。但是他們內心的那杆稱,卻是將事務看得明明白白,比誰都清楚。

這些匠人的工作決定了,他們在用腦上可能是僅次於士人的,他們的算術、記憶力,逆向思維,空間想象力等腦力,在人群中往往都是拔尖的,只是在歷史上,他們很少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罷了。

果然,如那匠人所言,公孫度在給所有的匠人展示了器械的偉力之後,開始表露自己今日的真正目的。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